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
中国青年报
2024/07/09 12:00

  “北斗团队”“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成员的平均年龄均为30多岁,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建设规模宏大、本领高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对于建成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把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时代特征

  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2021年和2024年的历次“科技三会”,也都对青年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部署。202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部署。

  新时代以来,在国家的政策引导和平台支撑下,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骨干与先锋,实现了量质齐增。科技部负责同志去年8月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和《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结构特征上,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超过45万人,39岁以下科技人才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约3/4。质量特征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6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80%。素质特征上,青年科技人才教育基础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学习和科研能力较强,综合素养更为突出,并有强烈的参与奉献和报效国家的动机和意愿。总的来看,规模宏大、本领过硬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加快了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进程,提升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已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理解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客观制约

  中国科协发布的每5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当前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若干“痛点”和“堵点”,表现为职业早期科研支持不够、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足、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不完善、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等矛盾问题。

  学术资源相对较少。尽管国家设立了各项计划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但客观上依然“僧多粥少”,实际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的青年人才占比总体较低。此外,在办公场所、招生名额、课题申报等方面,青年科技人才在与资深研究人员的分配上也相对居于劣势。

  考核评价制度仍“不够友好”。虽然经历了多轮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破五唯”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现行考核评价制度仍对青年科技人才“不够友好”,人才绩效考核周期短、考核频次多的问题仍然存在,青年科技人才被迫追求“短平快”,也制约了代表性高质量成果的产出。

  经济压力相对较大。现有薪酬水平仍主要与头衔、论文、项目等挂钩,处于科研起步期的青年科技人才往往难以获得较高收入。中国科协2018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33.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收入,青年科技人才在住房、婚姻、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等方面有较大压力。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扶持举措

  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去年8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以来,我们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和落实这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各项措施,以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优化使用机制和健全保障举措,进一步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扶持举措,构筑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快车道”。

  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心怀“国之大者”。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就需要加强思想引领。一是要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爱国奉献、科学报国的思想引领放在重要位置,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让他们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二是要教育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增强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要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学习科学家精神,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主动担负起青年一代的使命责任。

  进一步优化使用机制,搭建展示平台。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机制,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一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项目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骨干年轻化。二是积极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完善青年人才托举工作,提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青年科学家项目比例,赋予其更多担纲领衔、脱颖而出的机会。三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决策,扩大科技评审专家库中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增加评审专家组中青年科技人才比例,支持鼓励其多层次参与各类学会组织的治理运营。

  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完善考评资助。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扶持举措还要落实到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多元化和长效性的支撑保障举措,持续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行动,减少课题申报、经费报销中的“文牍主义”,减少非科研所需的应酬性活动、非必要咨询、接待性会议和事务性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青年科技人才,适当减少考核频次、延长评价周期。三是完善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职业生涯的资助力度,普惠性地支持自主研究,扩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规模,完善并落实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的动态分配机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