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总裁刘振飞:立体化信息服务的前提是改变数据生态
中青在线
2018/06/14 09:07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高德地图发布环境地图。用户可通过环境地图查看全国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水质、污染源等环境信息,有助于提前进行出行决策,为出行提供参考。
  这是高德地图继与国家旅游局合作发布全国全域旅游全系信息服务系统、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发布积水地图后,与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和阿里巴巴基金会合作推出的又一互联网公众参与平台。此举也被视为高德地图开始更加深入地全面打造基于位置的立体化信息服务。
  高德地图总裁刘振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们希望用户能够实时地获取所有位置的所有信息,这依赖于数据生态的创新和打造。
  “以前传统地图的生产主要靠专门的人去采集,这样的信息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刘振飞说,如今的地图服务已经主要依赖于大数据采集和专业信息的结合,并通过同各地交管部门合作,对中国各个城市的交通数据进行储存和融合处理,实现数据生态的智能化。
  另一方面,LBS(location- 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离不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用户模式。热心用户提供信息,也会相应获得别人的帮助。
  要想这两驾马车跑起来,供应商必须拥有大数据处理的能力,又有打造产品的能力。
  前者设定了技术的门槛。无论是气象数据还是环境数据,都是巨大的数据量,需要复杂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存得下、算得准、算得快。”而后者则是打造数据生态的保证,也是让门槛降低的手段。“一个普通消费者,一个妈妈,一个中小学生,怎么让他们都能来使用我们的产品?”刘振飞说,LBS提供商要将政府方面的权威信息变得有趣,才能吸引更多人使用,进而打造互动的生态。
  目前,高德环境地图的数据均来源于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NGO)收集的各级环保部门公开的监测数据。
  “中国太大了,我们第一次看到绿网的时候,太震惊了。”刘振飞说,环保部门一直积极治理污染,但能力仍是有限的。一些人烟稀少的地区除非遭到曝光,否则污染很难被主动发现。我国有几十家专业的公益组织在环保领域深耕,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如果众多用户能够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则可能让平台数据越来越完善、准确和实时。
  刘振飞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高德环境地图已经在筹划投诉模块,用户可以通过产品向有关部门投诉反馈,至此,产品才正式形成闭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