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津委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中国空间事业迈向领跑的
中新网
2020/05/26 10:34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看来,唯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中国空间事业才能在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过程中行稳致远。
      作为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和发射了近300颗航天器,已经形成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
      从事航天事业多年,赵小津深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拿即将完成全球组网建设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来说,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后续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领域做到全面突破,还将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关键点,加强原始创新,实现自主可控。”赵小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十三五”规划以来,中国航天探索太空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角色愈发重要。2017至2019年间,中国航天任务成功发射87次,其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卫星抓总单位发射51次共85星/船。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当前中国空间事业已经进入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重要时期。
      赵小津强调,该院将以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为牵引,推动航天技术综合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中,中国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建成了全球首个GEO/IGSO/MEO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为国际导航技术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在载人航天领域,中国不走国外发展的老路,结合自身国情按照‘三步走’战略规划稳扎稳打,16战全胜,先后将11名航天员(14人次)成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赵小津表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迈出了载人月球探测的第一步。
      此外,探月工程中国屡创新高。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勘察,实现了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今年4月份,东方红五号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卫星”在轨试验全部成功,验证了中国最先进的电推进技术,世界领先的跳波束技术、激光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填补了中国大型卫星平台型谱的空白,将满足未来大容量卫星应用需求。
      赵小津告诉记者:“2020年中国还将开展实施首次火星探测,完成北斗全球组网、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等重大航天任务。”随着这些任务的稳步实施,航天技术将为推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水平跃升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国航天发射愈发频繁。高强密度宇航型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坚实的宇航研制能力基础、科学的科研保障体系和雄厚的人才队伍支撑。值得一提的是,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具备了年在研100颗、出厂50颗星船器的研制能力,单机年交付能力达到10000余台/套,宇航产业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赵小津强调,未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加快推进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各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力争为中国太空领域战略储备和快速响应能力提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