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指点”大连城市智慧化建设
大连日报
2014/05/19 13:32
5月16日,由大连市科协主办的“大连智能城市建设与大数据战略研究咨询座谈会”在大连棒棰岛宾馆举行。由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带队的“智能城市建设与大数据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组的多位院士,在对大连市365市民大楼、大连大学中山附属医院等城市智慧化建设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后,对大连市城市智慧化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智能城市要一手为民 一手为产业发展
  大连的智能城市建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大连智能城市的建设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绩,在建设过程中,领导有力、规划清晰、工作责任、特点明显。智能数据将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一步,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经涉及到这一领域,而且优势也开始显示出来,就是智能化为民服务,这形成了大连的优势。
  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便民利民,二是更好地发展经济。智能化为民服务,大连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下一步应尽快地启动智慧经济建设,只有这两方面联合发展,智慧城市才能长久、有动力地发展下去。在发展智慧经济建设方面,首先应发展新的商业模式,然后着力将新的专业模式搞好,最主要是将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打造好。
  城市智慧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技术是不断更新的,在建设过程中应考虑深化应用问题。大连的许多民生智能系统已经能够做到快速反应,下一步应该考虑能否再进一步,在这些民意信息基础上做深入的趋势分析,让这些分析成为政府重大改革措施的决策依据。这就需要大数据的深层次分析。在使用大数据过程中,则应着力打通数据之间的彼此应用,大数据真正出彩的地方并不在于数据多,而在于数据的复杂,这些复杂的关系可能就是创新之处。
  吴澄(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要考虑投入产出 要有约束
  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尤其是民生工程方面做得非常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智慧医疗项目覆盖了整个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水平很高的项目。
  在未来城市智慧化建设中,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一个是这个规划要多少钱?能拿出多少钱?其中政府拿多少钱?社会集资多少钱?现在,大家慢慢都有了顶层设计的概念。但是,什么是顶层设计?就是要有目标、有内容、有约束,不是在资源无限多的前提下做顶层设计,而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做顶层设计。从全世界发展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投入和产出。所以,做顶层设计就需要确定目标、内容,看看是否可行,如果能力够不上就调整你的目标和内容,不是说定位目标就一直走到底了。而且,要明确重点突破还是全面铺开,更主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的资金能力、人员能力、方方面面的能力。现在,在城市智慧化建设中开发了很多软件,其中有一些是重复开发。所以数据分享非常重要,很多成熟的东西大家共享,不仅是数据共享,而且成果也共享,这样能以更少的成本投入得到更大的效果。这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包干,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城市智慧化建设又好、又省、又更快。
  此外,需要明确智慧城市不是目标,更多应该是手段,可以通过智慧城市来打造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大连城市智慧化建设,将民生工程作为突破口,老百姓能感受到好处,看得到成果,增加了建设信心,做得非常好。未来还可以关注智能增长,而且要逐步以智能增长作为城市智慧化的重点。智能城市建设绝不是只花钱的事情,智能增长是要赚钱的,这对城市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才可能持续进行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所以未来可以多关注智慧化建设为产业服务。除了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还应该关注大连很强的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业、造船、化工等等,这些是大连的经济增长点,在智能环境下会取得不一样的发展。
  宁津生(武汉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应做到数据共享 将地理信息发展推入市场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安全问题是目前我们国家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以地理信息领域来说,做数字城市以及做智慧城市,必须要有地理信息,一个地理空间框架。但是,一个城市做一套就可以了,做成一个公共的数据平台,提供给做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我去鉴定过很多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成果,各个相关的部门都在自己做自己的,做的东西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范围稍微大一点,或者点位稍微不同一点,这样就没办法共享。未来,大连城市智慧化建设可能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防患于未然,大连现在就应做好顶层设计,做到数据共享。
  此外,测绘地理信息应该作为一种信息的基础设施来对待。以美国为例,做数字地球之前,克林顿政府就做了两个基础设施,一个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另一个就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这个空间数据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理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有庞大的产业,地理信息现在也有了产业,而且这个产业在国外发展得很快。但是,地理信息产业在我国,很大一部分还是政府在做,未来应该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企业来做。大连市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基础,这样的情况下,将地理信息发展推入市场,作为产业来发展,政府给予引导,那么政府将节省很大一笔资金。
  刘永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单向应用到系统集成 将“孤岛”连接起来
  目前国内的城市智慧化建设大多还处在单向应用阶段,未来则应更多向着系统集成方向发展,将独立发展的“孤岛”连接起来,这就需要顶层设计,进行全面规划、统筹规划,由上而下,可以先做总体方案,然后提出对各个分部门的分系统的要求,然后建分系统的方案,由下而上全面统筹规划,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提高效率。
  智能城市从顶层规划来讲需要考虑到政府、企业、市民三个对象,解决的业务内容包括城市管理和建设、经济产业发展、社会民生。进行城市智慧化建设,就要做到信息融合,信息融合,最后一定要有一个效果评估,按照信息链条这样一个完整过程操作。而且,信息化融合一定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运行机制变革,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更新。
  高文(北京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该政府做的要不遗余力 企业能做的就交给企业做
  城市智慧化建设在标准、在数据共享方面都应该有一个宏观的规划。此外,城市智慧化建设主要是面向民生和面向发展,但是这两方面应该分开考虑。面向民生是指公益性的东西,对什么东西应该是政府做、什么不是,要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定义,凡是不准破产的东西这就应该是政府接管,这种与公益性直接相关的数据,应该是政府来抓,不管是多少钱、不管企业做不做,政府都一定要做,一定要收集。对有一些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以企业为主完成的东西,则应建立好一个机制,以企业为主把这个数据建设完了以后,政府数据平台政府只要使用就好了,拥有可以让企业拥有,通过这样的宏观策略去把数据的汇聚或者是智能城市的建设做好。在民生和发展两方面,不同的策略应该有比较清晰的划分。
  吴志强(同济大学副校长):
  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参照系
  大连城市智慧化建设在我国北方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走到了非常前面。未来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首先应该给自己找准一个参照。现在全世界400多个城市宣布要做智慧城市,在做好自己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可以看看别人,国外的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尤其是北欧做得非常理性。未来的城市智慧化建设可以抓住几个重点:第一最耗钱的是什么,第二最让我们环境污染的是什么,第三最让我们耗神费神的是什么。智慧城市是城市自我突破的机会。欧洲城市智慧化建设就是把节能作为一个强力突破点。
  此外,进行城市智慧化建设需要培植自己的研发群,一般谈智能城市都是在买技术,但是,只有真正具有研发能力的城市,才能在智能城市的跑道上跑到最后,因为买来的智慧终有一天是不行的,要落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培植一个自己强大的产业群。在城市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在相关项化的基础上再往前进一步,从项目化走向产品化,这是第一个转变,第二个转变是从自用开发走向他用开发,为别人开发,比如我们的医院做好以后,就要向全辽宁、向全国的医院推广。(刘湘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