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交大“倒数第一” 如今参与41颗北斗卫星发射
东方网
2020/07/15 09:45
  55颗北斗卫星,他参与了其中41颗发射,在“不见星不见箭”的岗位上,他是北斗导航系统的守护者。嫦娥二号成功奔月、嫦娥四号探测器“玉兔二号”宜宾段跟踪测量任务成功执行,他是背后默默无闻的功臣。他叫任光辉,2008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现就职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宜宾站,负责航天测控任务。在“万人一杆枪”的航天伟业中,他是一颗最平凡、最稳固的螺钉钉……
任光辉在排查雷达齿轮故障
  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至此,中国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开启服务全球时代。北斗卫星凌傲苍穹,背后是国家仰望星空的伟业,更是航天人脚踏实地的坚守。任光辉是万千攻坚创新、不懈奋斗的航天工作者之一。
  少年壮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滋养了任光辉投身科研、为国奉献的“初心”。
  任光辉的的父亲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他乐于为村里群众服务,不计个人得失,经常因为周边人、村里事的事而忘记自己事。任光辉回忆,父亲曾因为帮助别人晚上浇地,却记成自己家已经浇过了,麦子差点枯死。虽然任光辉的家庭条件拮据,其父母基本未读过书,却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培养出了两位大学生。父母“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教导,深深镌刻在任光辉的心里。
  任光辉投身航天事业的初心来自于社会的影响。初中时,他阅读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深深被苏冠兰 、丁洁琼的故事感动,爱国科学家们的奋斗精神、卓越优异、无私奉献和铮铮傲骨成为他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中国航天的迅猛发展,杨利伟等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事迹,让任光辉意识到投身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并对浩瀚星海心向往之。
  自中学时期起,钱学森就一直是任光辉心中的偶像,钱老严谨求实、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他,让他立志做像钱学森这样的人,为祖国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任光辉在指挥任务中
  学在交大,从倒数第一到优秀毕业生
  任光辉的成长历程并非一路高光。初入交大,任光辉入学成绩排在电院全院倒数第一,电院分专业时高考分数核算只有4.111分(核算总分20分)。大一的他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但他从未放弃,在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他的成绩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二年级获得三等奖学金,大学三年级获得上海市奖学金(同国家奖学金)和E+H企业奖学金,毕业时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
  大学面临专业抉择,任光辉选择了坚持兴趣,到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就读,并选择当时较为冷门但与自己梦想更接近的导航专业方向。希望蕴含在他的坚持之中,导航专业的求学过程使他全面了解了卫星导航,也成为他进入北斗导航相关领域的契机。为了在航天相关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硕士阶段他继续选择了导航领域,从事卫星导航相关的研究。时值我国北斗卫星ICD发布,他因此接触了很多北斗信号方面的测试和应用研究,他在重庆中船重工453厂驻场进行实践学习,参与激光陀螺、卫星定向相关研究,这些经历都为他日后投身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学习成绩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持续积累之际,任光辉的思想认识也在不断成熟进步。身为高中生党员的他,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多次坚持献血。进入交大后,他一直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党员培养相关工作。交大党建工作、培训活动和社会实践,让他更加深入祖国大地,形成了奉献和奋斗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这种坚定信仰也融入到事业的各个环节,贯穿着他的人生历程。一批交大的杰出校友,成为任光辉的偶像和榜样:潜艇之父黄旭华学长,北斗团队中的范本尧、龙乐豪等学长的事迹,他们的奉献精神、科学精神,都激励着任光辉坚持理想,不断攀登高峰。
任光辉在指挥任务中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我选择与祖国同向同行的事业!”毕业之际面临就业选择时,任光辉响应祖国号召,坚定地选择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从此,他扎根西南小城,把个人成长融于祖国的航天事业之中。
  任光辉12年如一日地驻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宜宾卫星观测站,在 “不见星不见箭”岗位上默默坚守着,不忘航天人的责任与使命。结婚领证第一天,他因工作住在了机房,但他的爱人很支持他的工作,任光辉和家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利为大义,彰显着新时代航天工作者的质朴情怀。
  在坚定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下,任光辉全心全意扑在航天测控任务中。他的工作是为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服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千万工作者中,他是坚守岗位的一颗“螺丝钉”;北斗系统星耀苍穹,他是默默无闻的护送者。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却不可估量。12年内,他先后参与了41颗北斗卫星的发射测控工作和部分卫星运行的长期管理工作,圆满完成100余次卫星跟踪测量任务,直接组织指挥 “嫦娥四号”“北斗”等多个国家重大任务中飞行器主动段测控任务。
  在工作中,任光辉积极投入应用型研究,通过在技术创新运用的沃土上的辛勤耕耘,在国产化产品测控系统应用、北斗数据在指挥控制中运用等方面填补了多项空白,大大提升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主可控能力。他运用技术实现卫星导航数据在最优火箭轨道计算中的应用,实现了中心在卫星导航数据应用上的自主突破。在各类测控数据交互传输分系统中,建立起一种积木式、模块化的架构,得到同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在国产化芯片和操作系统下实现,全国产自主可控的产品。在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项目中,他们利用声发射技术对各类大型雷达内部轴承故障进行检测,实现了低成本非接触测量,大大提升了航天测控装备机械结构类的维护效益。任光辉因杰出的工作表现先后被评为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工作者、基层岗位标兵。
  颗颗螺钉印初心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流传开来的口号。这铿锵有力的语言,激励着任光辉等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
  小城宜宾,位于三个我国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发射的主航路的焦点上,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期管理的绝佳位置。在宜宾郊区的山上,任光辉参加了西昌、酒泉、太原三个卫星发射中心的跟踪测量任务。他的日常工作是操作一个个按钮,敲击一个个鼠标,编写一行行代码。任光辉用“平凡”“普通”两个词形容自己的日常工作。但航天事业中,看似普通的工作更需要超乎寻常细致和专注。对于错误和隐患,无论它有多小,都不能听之任之,心存侥幸。不同型号火箭的每发任务都有特定的解算格式,为了验证解算的正确性,需要仿真全部遥测参数,传输的数据不能有一个误码,解算结果不能有一个错误,任光辉和同事们将这一测算过程称为“绣花”。
  航天任务争分夺秒,航天测控要求“快、准、稳”——捕得快、跟得稳、送得准。工作中,任光辉及同事秉持着“故障不过夜”的信条。为了检查一帧误码,任光辉和同事需要反复分析数据,检查链路,经常为一个故障得到复现加班熬夜。有一次为了找到几帧数据发送间隔不稳定的原因,任光辉与同事花了近一周时间,认真检查每一行代号的影响,紧急对软件进行了架构性的优化终于解决了问题。
  时刻发扬螺丝钉精神,任光辉及团队做到了“零失误”。北斗卫星55次发射没有一颗失败,任光辉所在的宜宾卫星观测站至今拥有着保持着200余次跟踪任务次次圆满的记录,在同类观测站中极为少见。他们用行动践行了观测站三江测量精神——“苦干实干,精业敬业”“首选用我,用我必胜”。
  一颗螺丝钉可以发出多少光辉?任光辉用12年的坚守和付出给出了答案——在平凡的岗位上,一颗螺丝钉也能光芒熠熠。而正是这万千螺丝钉的光辉,汇聚成为中国航天伟业的光荣和梦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