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系统应用介绍
2014/05/19 13:57
(一) 系统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定位、双向短报文通信为一体,完全覆盖中国海域,具有24小时、全天候服务,无通讯盲区,安全、可靠、稳定等特点;有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救助现场通信,现场寻位,海上安全信息播放,常规公众业务通信,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等功能,是一种新兴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手段,已经在我国海洋渔业安全监管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系统主要由北斗卫星及卫星地面站、北斗海洋渔业船载终端、北斗星通运营服务中心、渔业管理部门用户陆地监控台站等组成。该系统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有效整合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互联网、地理信息、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构建覆盖近海、中远海以及远洋的海天地一体化的北斗卫星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该系统可提供:
向外海生产作业者和关联者提供船、岸间的多种通信网络的数字报文互通服务;
向渔业管理部门提供渔业管理、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服务;
向渔业经营者提供渔业交易信息服务以及物流运输信息服务;
向海洋渔业船只提供定位导航、航海通告、遇险求救、
增值信息服务(天气、海浪、渔场、鱼汛、渔市等)。
系统组成图
北斗海洋渔业船载终端
船舶监控管理平台——仅我国东海地区,北斗海洋渔业就拥有上万的用户,图上密集的红点为监控平台上的渔船

北斗运营服务中心
(二) 系统应用基本情况
2006年,农业部投资建设了南沙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项目总投资1865万元,为900艘在南沙海域生产作业的渔船安装了北斗卫星船载终端设备,首开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系统在海洋渔业应用先河,在渔业安全监管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农业部南沙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地方政府和各级渔业部门高度重视,舍得投入,据初步统计,近几年共为24000多艘渔船安装了卫星船位监测终端设备,其中安装北斗卫星监测终端设备19354艘,占80%以上。
2008年,浙江省投资3.4个亿,共建设1个省级监控中心、4个市级监控中心和25个县级监控中心,为14153艘185马力以上的渔船安装了卫星船位终端,其中北斗卫星终端数量为11783台。
2009年上海、江苏和山东陆续开展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其中上海334艘,江苏2667艘,山东1663艘,共为4664艘渔船装备北斗卫星终端设备。
2010年,海南省与北斗星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海南省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北斗卫星导航通信系统项目合同”,为具备安装条件的6000艘渔船安装北斗卫星终端设备,该项目已于2012年年底完成验收。
2011年,广西区在所有60马力以上的渔船上安装北斗海洋渔业船载终端。同时,在各级渔政管理部门安装船舶安保系统,对渔船实施有效管理。
2012年以来,辽宁、山东、广东、河北、天津也陆续开始建设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系统项目。
随着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在渔业的应用不断扩大,农业部根据渔业行业的应用特点,制定了北斗卫星渔业船载终端设备技术标准,已作为水产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向财政部申报,将北斗卫星船载终端设备列为渔船安全机械设备,享受农机补贴政策。
(三) 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系统在海洋渔业发挥的重要作用
1. 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13号),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加快大中型渔船船位卫星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作业渔船的动态监控和实时跟踪。
北斗卫星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极大地保障了渔船的出海安全,巩固和发展了渔业生产,推动了“平安渔业”建设。以赴南沙生产作业的渔船为例。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建立了“南沙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系统建成后,监控中心能随时获知渔船方位,大大方便了相关职能部门对渔业生产的管理,实现看得见的管理调度。当渔民在海上遇险时,可以通过渔船上的卫星导航通信系统向监控中心发送遇险报告,监控中心收到报告时就可以根据卫星定位确定距离遇险渔船最近的船只,并与之取得联系,组织搜救,从而大大提高了遇险渔民的获救率。
2011年3月2日凌晨,浙江省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指挥中心值班室接到紧急报警:浙岭渔20169船在东经122°25′18〞、北纬28°49′48〞位置被格鲁吉亚籍大轮碰撞,造成浙岭渔20169船船体严重变形进水并逐渐下沉,船上11名船员生命危急,肇事大轮已逃离现场。接警后,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借助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利用北斗卫星精准定位出事地点,并利用北斗卫星短信功能指挥调度周边浙椒渔7838船迅速进行救援,成功转移11名遇险船员,并用缆绳将沉船带靠在自己船边,确保了浙岭渔20169船及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减少外交争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和谐发展
中国渔政肩负着管理南沙、北部湾,中朝、中韩、中日交界海域作业的渔船的工作,负有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重大责任。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渔业应用,为渔业主管部门和海上作业渔船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交互手段,渔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提醒、警告在敏感水域作业渔船越界捕捞,同时渔民在受到干扰时,可及时求助,便于及时掌握海上情况,调解争端。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在维护我国南沙主权权益,处理涉朝韩水域渔船越界捕捞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促进渔业现代化信息化管理
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系统在海洋渔业应用,为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出海渔船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科技手段。
一是及时阻止渔船在伏休期非法从事捕捞生产、或在台风时期冒险出海生产,也使渔船防台避灾能力有新的提高,为海洋渔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构建和谐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二是北斗数据为政府补贴提供依据。当前,“渔船船位监测系统”统计数据,在部分省份已成为分配“渔船柴油补贴”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是使陆地和海上的信息传递、通信联络更加便捷,渔业主管部门能通过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及时向海上渔船发送气象、海况、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等信息,指导海上渔业生产。
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生产主要以个体生产为主,渔业交易主要通过渔民和岸边代理人基于比较封闭的信任关系来实现。由于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和渔业交易信息平台,船岸信息交流困难,渔民不能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和渔业资源信息,海上渔获物的基本信息也不能及时获得与发布,造成渔业交易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特别是鲜活鱼交易成本提高,风险增大。同时也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交易体制,导致渔产品消费价格相对较高,交易时间延长,产品质量下降。
该系统的应用,使渔民可获得天气、海浪、赤潮、鱼汛、渔市价格等增值信息,并迅速发布渔获物的信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风险,增加渔民收入,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解决。渔业经营者能够在最早的时间内获得捕捞信息,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4. 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推动海洋经济上新台阶
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传统产业,也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促进了我国陆地经济的可持续集群化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浪潮。但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这两项技术由于受通信条件的限制,尚未很好的应用,我国的海洋渔业生产作业正是缺乏有效的海上通信和定位手段,不能把各方面的渔业信息资源整合互动共享,急需加强海上渔船导航、通信一体化的海洋渔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新的国际海洋制度的实施,国内外开发海洋资源竞争日趋加剧,依靠科技进步,用信息化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陆地经济信息联动共享,将成为推动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