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民用示范引领货运和物流产业创新
人民网
2022/03/15 10:11

在田间耕作的无人农机、远洋捕捞的渔船、手机里的导航软件……在越来越多的导航定位场景中,藏着一颗同样的中国芯—— “北斗”。 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超过1.5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北斗系统产业链国内产值达到4033亿元。

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民用示范以来,北斗系统已经从服务我国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向了千行百业,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走出了一条“后发先至”的中国产业化之路。

以民用示范突破北斗产业化“城墙口”

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投入大,运行维护费用高,其应用规模的大小和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北斗系统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经济社会效益正是北斗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实现大规模民用推广、形成强大的北斗产业链,是北斗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在北斗系统刚刚启动区域服务之际,由于终端用户少、北斗相关企业少等原因,北斗系统终端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一台设备的售价高达两三千元,与GPS系统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北斗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

民用示范,是我国推动北斗系统成功产业化的“关键一招”。由于90%的卫星导航民用用户集中在交通运输系统,率先在营运车辆数量超千万的道路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有利于北斗系统迅速实现规模效益,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01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和总装备部在京联合开启了“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 实施工作,成为第一个启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示范工程。该项目涉及“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包括旅游包车、长途班线客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应急保障车辆、重载普货车辆等重点营运车辆,通过北斗系统提高运输过程超速、疲劳驾驶、非法运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控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减少交通事故,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验证北斗系统性能指标。该项目被称为“示范中的示范”,承载着探索北斗“军民共建共管共用共赢”新思路的厚望。

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推动下,“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简称“全国货运平台”)于2013年1月起投入使用。该平台是12吨以上重载货车的国家级监管平台,由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相关负责人介绍, “平台具备‘三个自动’功能,融合北斗技术,针对超速、疲劳驾驶等情形及时向司机或有关部门提供自动提醒、自动转发、自动报警等服务,有效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截至目前,全国货运平台已经累计提供驾驶风险提醒服务超过80亿次,对超速的纠正率超过96%,疲劳驾驶的纠正率达到41%。公安部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9年,重大交通事故下降了92%,重载货车万车事故数下降了36%,万车死亡人数下降了40%。以北斗为“芯”的货运平台,积极促进了我国道路安全的持续改善。

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下,全国货运平台的发展过程,也对北斗的产业化,以及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起到了突出贡献。通过在货运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北斗芯片价格最低降到了个位数,极大降低了北斗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门槛。

在业内看来,全国货运平台已成为北斗行业突破产业化的一个“城墙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民用示范助力北斗自主创新

民用示范工程不仅为北斗产业化带来了“量”,还带来了“质”。自2012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20%左右。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已达14000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相关上市公司达84家,形成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产业格局。

持续增长的市场容量,激活了北斗产业的自主创新。截至2020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专利已全面覆盖导航体制、信号处理、信息处理、射频单元和GNSS+五大技术领域,申请累计总量突破8.5万件,保持全球领先。其中,企业申请专利占比达60%,成为北斗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从专利分布来看,北斗技术在各领域已呈现广泛应用和跨界融合的趋势。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货运平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基于北斗系统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和专利。去年,中交兴路研发的核心专利“车辆上报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发明专利一等奖。该专利实现了北斗定位营运车辆轨迹完整率、准确率超过95%,为物流数字化提供了高精准度、高稳定性的底层能力。

随着北斗技术的持续创新,北斗行业应用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全国已有800多万辆道路营运车辆、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3200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累计救助渔民上万人;借助北斗系统,突发重大灾情上报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提升2倍;基于北斗的物流数字化体系,助力我国货车空驶率下降5%左右,节省年均上千亿元的燃油损耗,减少1000多万吨碳排放;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已用于精细农业、危房监测、无人驾驶等领域。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北斗成功实现了“三步走”战略。随着北斗三号的成功组网,精准时空服务正逐渐取代位置服务,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未来,北斗PNT(定位、导航、授时)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网、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极大拓展。在民用示范工程推动下,北斗产业也将向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大步迈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