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一生追求自主可控的中国“芯”
人民网-强国论坛
2021/07/16 09:44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为了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人民网与中国科协联合推出《同上一堂公开课——百年科技强国梦》融媒体系列访谈,向公众讲述科学家们的科研梦想、攻关历程和家国情怀,以此展现百年大党的不懈奋斗与辉煌成就。

  “我生于1939年,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也经历了中国计算机从0到1研发创造的过程。”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参加“百年科技强国梦”节目录制时坚定地说,“我们国家要强大,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
  “从小我就很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喜欢动手制作玩具电机、航空模型、无线电接收器,拆拆装装,很有乐趣。” 1956年高考时,倪光南选择了无线电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了科研之路。
  “建设祖国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梦想。”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参加工作不久的倪光南便获得了一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机会,他作为计算机外部设备插件组组长,参与了老前辈吴几康牵头的119机研制工作。
  这份工作并不轻松,倪光南回忆,当时第一代电脑是由几千根电子管组成的。按概率,每天都要坏一两根电子管,因此调机是件很困难的事。通过日复一日地努力,他最终能够背出外部设备部分的逻辑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出现故障的电子管。
  “119机是我们国家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这台机器功能强大,性能稳定,为我们国家‘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几十年过去,再次提及119机的特殊贡献时,倪光南仍倍感骄傲。
  微型计算机发展之初,很多人都预测它将会风靡全球。可微型计算机一开始是“舶来品”,它生来并不会“用中文”,要让它在中国有好的发展,必须解决语言这一难题。1974年,电子工业部组织了国家第一个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的会议,倪光南作为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时他已经在计算技术研究所第六研究室输入组开展了汉字处理研究的工作。
  “把6763个方块字‘塞’进小小的计算机里面,不仅对科技工作者是一个考验,对于当时内存极小的计算机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当倪光南讲起这段往事时,表情变得严肃。因为在当时,计算机汉字处理是一座不得不翻越的大山,倪光南决定要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一直以来,我们的工作获得了第六研究室党支部的大力支持。”虽然任务艰难,但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在奋斗,组织的关心,同事的合力,让工作很快有了进展。1979年,研究所收获了手写文字识别机、汉字处理实验系统两个成果,“我们做到了汉字输入、汉字输出、汉字显示和人机交互这些技术的示范,也为我们当时研究所做汉语机器翻译、情报检索工具提供了一些服务和支持。”
  1981年,在国外作为访问研究员的时候,倪光南看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上的差距,也深深感受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重要性。面对高薪诱惑,倪光南毅然放弃了留在当地工作的机会回国。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计算所公司,倪光南加入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凭借着多年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积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倪光南和他的同事捷报频传——联想式汉字微型机系统(LX—PC)、联想式汉卡等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LX就是我们所知的‘联想’的拼音字头。”计算所公司也因此改名为“联想集团”。
  笔者看到当年的一篇报道,题目是“中文电脑成熟了”,配图是倪光南院士的照片。照片上的他笑容自信灿烂,就如翻越高山般开心。
  “科学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就像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滚动一样。”倪光南说,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而骄傲自满,由此停下学习的脚步。
  虽然当前汉卡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的创造者依然还在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光发热,尽管年过八旬,倪光南仍专注于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奔波于各种学术会议和项目现场。
  “芯片产业有一个摩尔定律,就是说集成电路的性能或者规模,大体上十八个月能翻一番,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聊起自己心心念念的国产芯片产业时,倪光南说,我国芯片已经取得的成绩是很大的,进步的空间同样巨大,如果能够进一步精进材料和设计工艺,不久的将来,国产芯片的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倪光南说,作为信息技术的“老兵”,年龄不再是优势,但会给年轻人提供经验参考,为他们的优秀创新成果“撑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