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二号D卫星发射成功 目前多型海洋卫星运行良好
央视网
2021/05/21 10:02
5月19日中午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与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组网,形成全天候、全天时、高频次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体系,对我国预警预报海洋灾害、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是我国海洋二号系列的第四颗星。此前发射的海洋二号A卫星在去年11月份停止业务化运行。海洋二号D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和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星和C星实现组网观测,海洋灾害预警能力将大幅提高。
海洋二号系列卫星是海洋环境动力卫星,用于观测全球海洋动力现象和动力过程。海洋二号BCD三颗卫星成功组网后,通过配置的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等多个遥感载荷,将同步获取海面风场、浪高、海面高度、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信息。
海洋二号卫星的雷达高度计能够及时获取全球海洋波高大于4米的巨浪数据,为灾害性海浪的预警预报提供可靠信息,预报误差能减小10%左右,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预警提供有力支撑。
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 林明森:利用三星组网,我们每天都能获取5到6次对西北太平洋的整个风场的实时观测,这样的话为台风、风暴潮的预警报能够提供高精度、高时效的观测数据,能够大大提高我们防灾减灾的预警能力。
林明森告诉记者,海洋二号BCD三星组网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海洋高效探测能力,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的综合观测系统。海面风场数据获取时效由单星的24小时提高到6小时,覆盖全球90%以上的海域。
目前,我国发射的海洋卫星和以海洋为主要用户的卫星已达到10颗,包括海洋一号、海洋二号系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等多型海洋卫星运行良好。
目前我国在轨的海洋卫星包括海洋一号C卫星和D卫星,海洋二号BCD卫星、中法海洋卫星以及高分三号卫星。各卫星每天24小时工作,每天绕地球飞行14圈左右,每轨扫描幅宽为10千米到3000千米,卫星上配置的载荷大部分处于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模式。
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 刘建强: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目前在轨的有C星D星,主要看水色环境,对(监测)海洋的生态特别有效;另外一个系列就是海洋二号系列,海洋二号是动力环境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是看海风和海浪;还有一颗卫星是陆海兼顾(监测),就是高分三号卫星。
如今,我国海洋卫星已从单一型号发展到多星组网,协同监测模式。海洋一号C星和D星自去年6月完成组网后,实现全球海洋水色环境每天两次、海洋温度每天四次的观测。
此外,我国在国际合作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先后与法国航天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多个国际组织展开合作,监测数据实现多国共享。
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 刘建强:通过国际合作,数据像海洋二号、中法海洋卫星是直接发到法国的气象系统做优化服务。他们通过我们这些数据提升了世界各国的数据质量,包括时间上还有空间上数据的补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