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大国重器 照亮强国之路—写在风云卫星气象事业50周年
中国气象报社
2020/10/10 16:07
  1969年,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亲自批准下达研制任务,我国风云气象卫星50年强国之路就此启程。
  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茁壮成长的50年,是在追求卓越中劈波斩浪的50年,也是在接续奋斗中革故鼎新的50年。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实现从无到有、从试验型到业务型、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承载几代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与荣耀,见证无数人的殚精竭虑、百折不挠——17颗风云卫星直抵浩瀚苍穹,7颗在轨卫星铸就全球综合探测能力,辐射近百个行业,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今天,作为知冷知热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创新星、联合协同的合作星和服务全球的中国星,大国重器风云卫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气象局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球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成长之路——
  50年来,在党的关怀下锐意进取、开枝散叶,气象卫星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69年初,距离农历鸡年还有1个月的时间,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半个中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华东之滨到中南腹地,有线通信全部阻断,黄河以南的铁路交通中断。
  1月29日,周恩来总理紧急召集邮电、铁道、气象等部门研究应对。彼时,气象监测资料缺乏、预报提前量有限,且关键信息常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语气坚定——“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
  1970年2月16日,周恩来总理正式下达气象卫星研制任务。以这一刻为起点,一场跨越式的追赶就此迈开步伐。
  回首50年,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深情关怀下,风云卫星气象事业一步步成长壮大,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气象卫星发展之路。而细数每个成长阶段,每至关键时刻,总有一种关怀,高位推动、领航发展;每到重大关头,总有一种力量,举旗定向、把舵全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当时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同意保留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研制任务,并增加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研制计划,激发了气象和航天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
  1996年,江泽民同志指出,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要坚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的宗旨。气象现代化以不倦姿态走上无止境的攀登之旅。
  2002年以后,胡锦涛同志对风云卫星发展和业务运行多次作出批示,要求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新世纪风云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目标更加明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场合提出,风云卫星和气象遥感卫星技术要为上合组织各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服务,这为新时代风云卫星气象事业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全球视野、更强的使命担当实现更大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半个世纪,斗转星移。紧跟党的领导,紧贴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回望非凡历程,艰辛与坎坷、拼搏与汗水、光荣与梦想,交织成风云卫星气象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气象卫星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对风云卫星发展大为赞赏。
  这是一颗常怀人民的初心:为了风云卫星气象事业的开篇序曲,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除了学习和合作外,没有别的出路。”多少技术难关,多少个拼搏的日日夜夜!孙家栋、曾庆存、许健民、陈桂林、李卿、匡定波、许熙、杨建华、钱建梅、徐建平……一代代科研人员,深藏功名、初心相通。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风云卫星资料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值预报模式最主要的同化资料之一;在海洋、农业、生态环境等近100个领域,国内用户超过2600家,覆盖近百个行业,投入产出比超过1:40;风云卫星家族正惠及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卫星数据共享服务总量5.4PB。
  这是一幅锐意进取的图景:从“连卫星轨道是什么都不清楚”起步,发展成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中国家;从最初的“一星一载荷”,到今天的“一星十一载荷”,创下了“国产卫星中应用最好、定量化水平最高、离百姓最近”这块响当当的牌子。
  奋斗之路——
  50年来,于砥砺前行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半个世纪前的气象预报员一定很难想象,今天的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空的任何一个区域云的图像,可以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在距离地球800千米和3.6万千米的太空中,7颗风云卫星俯瞰全球风云;从北极圈到南极大陆,“6站1中心”对海量卫星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和分发;每5分钟,就有一张中国区域云图生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风云卫星奋斗之路,正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白手起家之初,风云卫星筹备组只有5人,成立的气象卫星311研究小组仅有十几人,当时大家甚至连什么是卫星轨道都搞不清楚。工业基础与美国、欧洲相差甚远。
  50年的时光很长。今天,站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办公大楼面前,很难想象1970年那间叫做“311房”的小屋子里,几个人坐在从小学搬来的课桌椅上,从零开始研究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的情景。
  50年又似乎很短。从最初的纸写笔算,到手握星地一体化图像导航与配准核心技术,虽然大家留下的故事和记忆并不一样,但是风云卫星发展研发过程中的磨难和奇迹,见证的都是同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百废待兴中奋起,于一穷二白中奋进,50年来风云卫星气象事业一路走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立誓“冲云破雾”——在重重困难中,从以“两弹一星”元勋、风云一号工程总师任新民,风云二号工程总师孙家栋为代表的航天工作者,以曾庆存院士、许健民院士为代表的气象工作者,到无数默默无闻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在荒漠戈壁,在湿热雨林,在深夜的计算机房,在卫星发射的最前线,团结奋战、不计名利、百折不挠,终于取得重大突破,迎来的不仅是气象卫星的稳定运行,更是为国家节省下上亿元资金的超寿命运行。
  走出“至暗时刻”——在伟大事业征途上,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当风云一号A星、B星运行寿命未能达到目标,受到巨大质疑时,已到古稀之年的任新民亲自到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坚定要求支持“我们的这支气象卫星队伍”走下去;为了攻克风云二号前两颗卫星出现的问题,时任风云二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师许健民,副总师李希哲、张青山,与全体团队成员一起,没日没夜,登上青藏高原开展“救星”试验,于上万次手写运算中破解“定位”难题,不仅让卫星“起死回生”,更使得“图像上每一个点都变得很准确”。
  迎来“硕果盈枝”——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功能最先进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实现了系统的业务化稳定可靠运行,运行成功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实现上午和下午组网观测,每天获取4次全球观测资料;风云二号和四号静止气象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可连续不间断地对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进行分钟级高频次观测;风云卫星进入了定量应用的新阶段,被国际气象卫星界公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十载流下的汗水、泪水、苦水甚至血水,换来风云卫星的卓尔不群、星光闪耀。
  今天,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工业最高奖……这些最高级别奖项的取得,是荣誉,更是对全体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的致敬和褒扬。
  跨越之路——
  50年来,于自主创新中实现星地统筹发展,惠及民生福祉
  克服国外技术的封锁瓶颈,我国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瞄准国际卫星气象科技前沿,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星地统筹发展,在防灾减灾、生态文明等领域成为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透视器”“定盘星”,惠及民生福祉,踏出铿锵足音。
  “气象卫星应如自来水般长期供应。”来自孙家栋的这个描绘,已从梦想照进现实——
  从1988年到2018年,从山西太原到四川西昌,17次成功发射,实现自主科技创新和技术颠覆革新。
  1988年风云一号A星、1997年风云二号A星相继成功发射,我国正式告别完全依赖国外气象卫星数据的历史,实现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从无到有的突破。
  1999年风云一号C星、2004年风云二号C星成功发射,突破了长寿命稳定运行的技术瓶颈,具备了提供长期连续业务观测资料的能力。
  2008年风云三号A星发射升空,极轨气象卫星实现升级换代,搭载的载荷数量由风云一号的1个增加至11个,技术指标与世界同期先进水平相当,我国气象卫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特别是2016年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每15分钟就能进行一次地球全圆盘观测,每5分钟就能完成一次中国区域观测,依靠其独一无二的大气“CT机”,在全球率先实现静止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应用。
  与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同步,地面应用系统亦汇聚合力激发澎湃力量——实现国内遥感卫星数据由南北两极地面站和国内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4个地面站接收并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两小时内即可获取全球卫星观测数据;实现星地一体化高时效测控,突破图像导航与配准、辐射与光谱定标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观测预报互动的运行模式;发展高效的数据服务平台,利用风云卫星直接广播、CMACast、云服务等多种数据共享渠道,为全球用户提供数据定制化服务。
  50年来,一项项指标、一个个数字的背后,靠的正是把从设备零件到应用平台各项技术都牢牢握在中国自己手中的技术自信。三轴稳定、大气“CT机”、对月定标、“星地一体化”……这些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技术,浸透着技术人员对自主创新的坚守,凝聚着他们不惧闯关不畏难的勇气。
  50年关山飞渡,50年厚积薄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云气象卫星,已经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灾害监测、信息传输、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落地开花,有力支撑综合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民用遥感卫星保护生命安全、赋能生产发展、促进生活富裕、守护生态良好的典范。
  非凡之路——
  50年来,在全球视野中服务“一带一路”,彰显国际担当,擘画光明未来
  197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援助中国一套卫星接收和处理系统,第一期项目为图像接收处理系统。40年后的2019年,中国气象局及时向受热带气旋“伊代”影响出现严重洪涝的莫桑比克等国家提供风云卫星气象服务。
  “感谢中方及时对莫桑比克应对热带气旋灾害施予援手。”2019年4月,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在访华期间对中方援助表示感谢。
  “风云卫星国际应用展现了中国对全球气象能力建设的贡献,彰显了中国的全球担当。”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佩蒂瑞·塔拉斯在向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贺信中表示。
  从使用者到贡献者,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风云卫星不断向世界展示新姿态,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
  尤其是2018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国家航天局与中国气象局决定将原定于定位在东经86.5度的风云二号H星,西移至东经79度,弥补了全球气象卫星对印度洋及中亚、西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地区观测的不足。
  如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和气象遥感卫星技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的郑重承诺,风云卫星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中国名片。
  疫情面前无孤岛,病毒凶猛无国界。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期间,世界气象组织将风云气象卫星监测产品列为帮助其他国家提升气象灾害监测能力的重要资源之一——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山火到伊朗南部洪涝、从巴基斯坦沙漠蝗灾到孟加拉湾气旋风暴,风云卫星灾害遥感监测彰显大国担当。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通过建立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开通绿色数据通道、开发定制软件和产品、援建直收站以及组织培训等方式,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凭借先进的技术、稳定的业务运行可靠性和高质量的数据产品,风云卫星与美国、欧洲的气象卫星一起,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网中的主力军,承担全球对地球大气、海洋和地表环境的全天候、立体、连续观测的责任。
  50年,与时代同行;50年,初心始终不改。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全球综合观测系统重要成员、空间及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值班卫星……风云卫星国际竞争力日渐彰显,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重任在肩。
  ……
  今天,我们可以自信而豪迈地说:这盛世,如你所愿!
  走过万水千山,仍需跋山涉水。沿着这条强国之路,广大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将继续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加快发展具有世界一流技术、一流性能、一流质量、一流效益的气象卫星及应用系统,让风云卫星成为监测精密的标杆、预报精准的支柱、服务精细的示范,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风云卫星气象事业推向前进。
  仰望天空,风云卫星早已汇入璀璨星河,看着我们,看着中国,看着世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