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逐梦北斗“星路”
经济参考报
2020/07/13 09:13
  随着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精准入轨,长三甲系列金牌火箭以100%的成功率,为北斗发射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发射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起,金牌火箭背后这支发射队伍已陪北斗走过了20年。他们当中,既有陪伴北斗工程发射20年的“老将”,又有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青年骨干,还有在收官之战才第一次站上发射岗位的“90后”新人。
  第一次、最后一次他都在
  辛红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火箭发射队里的一名老队员,总共参与过20多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他不仅参加了这次北斗收官发射,还参加过2000年长三甲遥五火箭发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是队里为数不多的第一次、最后一次北斗发射都在现场的人。
  辛红卫担任的是外场检验岗,从零部件进入总装厂起,到发射前,辛红卫都要保证它们完好无损,包括在运输、装卸等过程,不受损坏。他说:“这个岗位其实不难,但是环节多、周期长,必须万分细心,几十年如一日。”
  随着高密度发射成为常态,辛红卫出差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辛红卫都是在发射场度过的,在发射场工作期间,他还迎来了人生的许多重要时刻,比如儿子出生。
  火箭发射时,辛红卫就在距离火箭150米的地方,是离火箭最近的人,但他却说自己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发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发射前15分钟以前,辛红卫都得在备件间待命,一旦火箭出现问题,需要抢险,他不仅要提供抢险装备,还得往上冲。
  到了发射前15分钟,他才从岗位上撤离,是最后一批撤离现场的人。等他撤离出来,已经来不及转移到场外,只能就近躲避到距离发射塔架150米的掩体下。
  “我们有时候躲在山上的掩体,有时候躲在地底下,能感受到火箭发射时的强烈震动,也能在屏幕上看到发射实况,但就是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火箭起飞。”辛红卫说。
  “20年的时间,不仅人在成长,长三甲系列火箭也在不断成长。”辛红卫说:“2000年的时候,一发火箭要40多个人70来天,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现在20多人20多天就完成了。而且通过删繁就简、串行变并行,工作流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优化。各项要求不断细化,最早的时候我们检验主要通过用眼睛看,用笔记录,现在入厂的每一个插头、每一根电缆,都必须拍照存档,进一步督促我们认真把好质量关。”
  回忆第一次参加北斗任务,辛红卫笑称:“那时候我才34岁,一晃20年过去,我现在都成老师傅了。”尽管工作经验丰富,但想到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发射任务的成败,辛红卫从来不敢松懈。他虽然没有带徒弟,但如果看到年轻的同事在工作时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是会主动提醒。
  辛红卫常常用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激励自己,也激励身边的年轻人。他说:“我们今天的航天事业,是老航天人传下来的,所以我们这一代航天人,除了要做好手上的工作,还要继续传给下一代,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改变30年不变的流程
  和辛红卫相比,今年30岁的朱平平虽然是团队里的年轻人,但担任长三乙火箭动力系统指挥的他已经是研制团队的骨干了。火箭加注的所有环节,他都必须在场。
  在一次长三乙火箭执行北斗任务即将进行常规加注时,朱平平突然觉得腹部疼痛不止。他知道,接下来还有艰巨的工作任务等着他,便忍着病痛坚持在岗位上。
  突然,意外发生,朱平平发现常规加注量比要求值低了一些,他的神经立即绷紧,仔细定位故障、重新计算加注量、讨论解决方法,精准地完成了一系列危机处理动作,丝毫顾不上剧烈的疼痛。
  等问题解决,火箭可以准时发射,朱平平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经检查,他被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情况十分危急。即便这样,他还一直关心任务发射的情况。朱平平说,“为国铸箭,是我们这一代航天人的责任,也是老一辈航天人传承给我们的使命”。
  长三乙火箭在点火前补加两次推进剂,这样的流程已沿用近30年。朱平平却成功将两次补加合二为一,改变了这项30年不变的流程。
  “以前第一次补加是为了预冷发动机,第二次是补充预冷时挥发的推进剂。”朱平平说,“一次补加,口令就上百条,要不断打开、关闭各种阀门。我们设想,让推进剂靠重力作用流入发动机,并适当延长预冷时间,以达到预冷效果,这样就能精简加压、泄压的流程,减少推进剂挥发。”
  很快,朱平平的设想在地面试验中得到印证。不过,补加环节已经非常临近发射,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反复推敲、反复验证。
  考虑到推进剂挥发与温度等因素有关,朱平平和团队又开展了多次大型试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成功,这才改变了30年不变的推进剂补加流程。
  从一开始的50天到60天,到现在的20天到22天,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场工作周期一步一步缩短,流程一步一步优化。朱平平说:“我们的每一步改进,离不开汗水和智慧,更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打下的基础。高密度发射任务不仅需要我们传承严慎细实的作风,还要胆大细心,敢挑重担,勇攀高峰。”
  航天“后浪”追梦不渝
  1994年出生的许哲琪,是长三甲研制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航天“后浪”。
  在成为一名航天人之前,许哲琪对火箭最大的印象就是新闻报道中雷霆万钧、一飞冲天瞬间,“当时就觉得,这么大的火箭,要飞起来,还要把卫星精准送入轨道,太不容易了。”她说。
  许哲琪的航天梦想,还要从一次宣讲会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哲琪听了一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宣讲会,航天人一代代接续奋斗的故事,让她深受感动和鼓舞,从此认定干航天能实现人生价值,下定决心要成为火箭研制队伍中的一员。“毕业时,火箭院在我们学校没有宣讲会,我跑了三个不同的学校,同时在网上也投了简历,才成为了航天的一员。”她说。
  入职以后,许哲琪也逐渐学会了火箭研制人员的认真执着、严慎细实。师父黄皓,就是身边的榜样,激励着许哲琪成长。
  刚入职时,为了学习与火箭相关的知识,下班后许哲琪会在办公室看看设计图,学习相关文献。她发现几乎每天,黄皓都在加班,一定要把当天的工作当天做完才下班,从不拖到第二天。
  在许哲琪心中,黄皓是一个耐心的好师父,但有一次,因为自己对待试验不谨慎,师父还是差点发了脾气。刚接触综合试验时,许哲琪还没有树立产品把控的概念,在一次接线时,她从线上削下来一段3毫米左右的胶皮,由于胶皮比较小,就没有及时扔进垃圾桶,随手放在了桌上。
  黄皓看见后,严厉地对她说:“这属于是人为制造多余物,桌上很多插孔、插头,这么小的胶皮随手放在桌上,极可能造成堵塞!”通过这件事,许哲琪更加明白,每一次发射成功,都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控,但凡有一个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此后在做试验时,她变得更加关注细节,更加严谨。
  “90后”新人站上指挥岗位
  这一次发射,是许哲琪第一次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测量系统指挥岗是一个协调统筹的角色,要求担任指挥的人员根据日程工作安排,与一岗及技术负责人沟通后发布每天工作,调动系统人员配合,时刻关注前后端工作情况,向发射及发射队及时汇报。
  “来发射场之前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指挥岗,又是北斗组网的最后一发。”许哲琪说,“来到发射场以后,还是会紧张,每天必须加班看测试细则和操作规程,觉得自己多熟悉一些细则和规程,就多一份底气。发射队的很多老师和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6月23日,长三乙遥六十八火箭点火升空,看着屏幕上的发射直播画面,测试间里的许哲琪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火箭院的研制队伍中,像辛红卫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人,像朱平平那样敢挑重担、勇攀高峰的人,像许哲琪那样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都还有很多。
  航天一院团委书记、长三乙遥六十八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副书记李迪克说:“北斗发射任务持续20年,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离不开航天精神的传承。要问航天精神是如何传承的?就是像一线的航天人一样,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