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构成一张“大网”国之重器让台风“无所遁形“
中国青年报
2019/08/21 09:29
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浙江温岭的“利奇马”可谓一匹真正的“烈马”——登陆强度高、风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一路肆虐,所到之处无不风雨交加。

台风何时生成,何时登陆,强度如何,路径变化如何,未来走向如何?这些涉及预报预警的热点问题,并不会因为“利奇马”是第几号台风而有所改变。这时,气象领域的科技重器走上了舞台。

8月9日,浙江仙居,一条乡间小道上响起阵阵锣声。“各位注意了!”一名气象协理员在“洋法儿”的基础上再次用“土招儿”向各家各户传递着台风即将到来的消息。彼时,台风尚在海上,预警信息已经传递到基层。

这条预警信息的背后,就有这样一张让台风“无所遁形”的大网:太空中,风云四号A卫星启动加密观测;地面上,35部天气雷达、346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近5600套区域自动气象站、13部探空系统、22套雷电监测设备围绕“利奇马”运转起来。

8月9日下午,距离台风登陆还有不到10个小时,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将眼镜推到额头上,眯着眼睛,俯身贴近桌上的地图册,目光聚焦在浙江沿海——他与同事为台风登陆点圈定了范围——台州到乐清一带沿海,可能性最大。

定位、定强度,是台风预报的核心工作之一,判断台风影响范围多大、严重程度如何,都依赖于对台风位置和强度的精准把握。在“利奇马”登陆前,来自气象科技重器的预报信息,经过模式计算、人工订正、全国会商、滚动预报等多个程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向全国各地传递着第一手消息。

作为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卫星功能强大。它所装载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对“利奇马”进行每15分钟一次的加密观测,提供中国及周边云图数据和温湿度数据;所装载的大气垂直探测仪则负责区域加密观测,从8月8日22时开始,每30分钟完成一次目标区观测,提供台风敏感区域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廓线数据。

不过,大气垂直探测仪加密观测目标区域,要如何精确锁定?

具有“先见之明”的数值预报系统事先进行了计算。据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团队介绍,该团队采用数值预报系统全球切线性伴随模式,确定未来48小时影响我国东部区域预报的观测敏感区,设定目标观测区范围,并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科学家结合风云卫星的特点,略微调整区域,最终确定目标观测区。

而在气象工作者的连夜奋战下,风云四号A卫星加密观测得到的资料,又经过数值预报系统应用,有效改善模式的初始场,最终提高台风路径及强度预报的水平。

风云四号A卫星和数值预报系统之间,可谓是“隔空互动,彼此成就”。

再来看气象雷达。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介绍,在台风即将登陆浙江时,沿岸的雷达能够捕捉到台风结构的演变特征,为预报员确定台风登陆过程中的位置和强度,提供更为精细的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台风“利奇马”袭来之际,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野外观测团队在舟山、台州、温州三地布设近地面大气激光雷达,以探测300米高度内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湍流特征——这在气象雷达探测领域还是第一次。

整个预报预警过程中,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天气雷达、地面自动站、风廓线雷达、高空探空等8大类气象观测设备,综合判断台风最新的位置及强度信息,同时结合雷达资料的三维剖面资料,动态监测台风登陆过程中不同区域上对流发展演变的状况。

另一方面,针对“利奇马”带来的强风暴雨,一项名为“热带气旋风场动力释用”的技术,通过动力算法结合,可以客观地反映台风大风精细化演变过程。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台风预报“再精细”一些。不少预报员直言,这些“计算神器”对预报台风帮助很大。

最后是今年刚刚“问世”的智慧台风检索平台,这是集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于一身的产物。

据智慧台风检索平台负责人介绍,在台风预报服务中,检索历史相似台风是非常重要的预报参考之一,该系统不仅提供了相似路径的检索,也同时显示了相应环流形势场、卫星云图,对于建立台风预报思路很有帮助。

以往当登陆台风来袭时,人类预报员既要完成定时定点的监测分析预报,又要面对常规业务之外的服务需求,然而,他们却只能依靠手工劳动或“人海战术”来应对。

如今有了智慧台风检索平台,则可以将预报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如果用一句话来说,这一气象利器,就是让台风预报“更智能”一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