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伽利略导航服务“休克”一周说明了什么
新华网
2019/07/19 10:42
在导航等服务“休克”一周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当地时间18日终于恢复正常。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伽利略系统此次到底发生什么故障?问题有多严重?又带来哪些教训和启示?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外专家。

  地面故障导致卫星“休克”

  提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人们经常首先想起美国的GPS系统。鉴于卫星导航系统在多个领域的重要性,欧盟在2002年正式批准启动自己的伽利略项目。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没有伽利略系统,欧洲“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美国的)附庸,首先是科学和技术,其次是工业和经济”。

  由于成本等问题,伽利略系统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直到2016年12月,该系统才启动“初始服务”,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中心说,“初始服务”阶段的目的就是要在系统全面运行之前发现技术问题。而伽利略系统全部卫星组网,预计要到明年才能完成。

  这次“休克”始于11日,系统内20多颗卫星都受到影响,信号不可用,导致部分服务中断。系统服务中心随后发布公告说,受影响的是导航和授时服务,搜索和救援服务仍然正常。故障发生后,由欧洲多个机构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全天候进行修复。

  该服务中心18日说,技术故障出现在伽利略系统的两个地面控制中心,它们负责计算时间和预测轨道,用于计算导航信息。至于确切的根本原因,将专门成立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进行彻底调查。

  “导航系统能够精确定位,是因为其每颗卫星都有精确的时间和轨道位置信息,而主控站的时间频率系统就是卫星精确时间的保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卫星导航领域专家李克非告诉新华社记者,时间频率系统出现问题,可导致导航系统“星历缺失”,即卫星无法精确传递相关参数为用户导航。

  德国基尔大学教授罗伯特·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对新华社记者说,地面设施出问题,“其实要比系统卫星出问题好很多”。

  英国萨里空间中心的古列尔莫·阿列蒂教授持类似看法:“这比起卫星硬件出故障更容易修复,因此我不认为这一故障事件会导致整个伽利略系统的建设延后。”

  专家认为无需“过度解读”

  整体而言,欧洲专家认为仍处“初始服务”阶段的伽利略系统出故障在情理之中,不用大惊小怪,也无需过度解读。

  “一个全新的复杂系统在部署初期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阿列蒂说,“尽管这次故障会让伽利略项目的参与方失望,但我不认为这会影响各界对这个项目的信心。”

  “如果伽利略系统未来5年的运行能够不出现任何问题,那么这次故障事件很快就会被遗忘,”英国莱斯特大学空间政策学者布莱丁·鲍恩说,“我们要牢记的一点是,这是个长期项目,而建设这样的大型项目就好比修建水坝、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不可能不出一点问题或毫无延误。”

  欧盟委员会也在发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说,像伽利略这样处于“初始服务”阶段的复杂全球导航系统,出现影响信号质量的暂时性问题并不罕见。“虽然目前的事件非常不幸,但欧盟循序渐进地推出伽利略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初期阶段的这种技术问题”。

  虽然伽利略系统“休克”数日,但对用户的影响并不大。“人们仍然主要依赖美国GPS,伽利略系统还在调试阶段,还不会把它当作主要的导航系统来使用,”鲍恩说,“目前这个阶段其实也是暴露伽利略系统问题的较好时机。”

  多系统并行发展更有保障

  伽利略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中国北斗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专家表示,伽利略系统故障影响不大,正体现了全球多个卫星导航系统并行发展、用户终端多系统兼容的重要性。

  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认为,当伽利略系统最终完全运行时,“应该在欧洲提供比GPS和格洛纳斯更精确的服务”。鲍恩透露,美国和挪威正寻求把伽利略系统的军用高精度定位信号作为美国GPS的备份用于军队中。

  对于全球卫星导航领域而言,找到问题总结教训,才能完善技术,提供更好服务。李克非说:“目前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于,包括时间频率系统在内的地面系统都应有充分备份,而此次事故中备份系统为何没能起到作用。这类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在此次伽利略系统故障中,中国主导的“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跟踪平台及时发布相关卫星的运行数据,为用户及时了解信息提供了帮助。专家们认为,在各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未来发展中,应更加重视此类平台建设,提高卫星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应继续保持兼容发展和国际合作,为全球用户提供多重保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