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长沙行:借助"互联网+",助力智慧农业、交通、环保
长沙晚报
2019/04/28 14:35

院士专家长沙行:借助“互联网+”,助力智慧农业、交通、环保高质量发展

走访企业、座谈交流、集中研讨、分组“碰撞”……4月24日至27日,“院士专家长沙行”暨中国工程院“互联网+”行动计划(2035)项目中期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行。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院士带领下,包括1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65名专家齐聚长沙,重点就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长沙转型创新发展把脉开方。

长沙市在集中研讨会上发布的全市“互联网+”产业发展主题报告,得到了与会院士专家一致点赞。据悉,近年来,长沙着力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打造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一年多来,京东无人车、百度无人驾驶等29个行业龙头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落户长沙。长沙形成了以快乐购、御泥坊、海翼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以芒果超媒、新湖南为代表的新媒体,以中移支付、拓维信息为代表的移动生活,以长沙工业云、三一根云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以蓝思科技、伟创力等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以亚信集团、中科遥感等为代表的大数据等优势产业链。

报告显示,在率先发展“互联网+”大潮中,长沙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基础设施完善,实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计划,推进5G网络规模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实现5G全覆盖,今年长沙将建设500个5G站址;平台效应突出,连续成功举办6届互联网岳麓峰会,腾讯、阿里、百度、京东、58集团、猪八戒网等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先后入驻;应用场景丰富,目前已形成新材料、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七大千亿产业,“互联网+”在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此外,长沙拥有40多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科研人员和120多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等;制定实施了系列扶持政策,实施了专门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柳枝行动”。

报告中,长沙针对加快“互联网+”发展,建议加快破解国家数字资源开放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矛盾,加快推进行业数据开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标准的制定,加快“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快完善“互联网+”基础支撑,得到了院士专家们的充分认同。

集中研讨会还就项目各课题组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总结交流,着眼于解决“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时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之路,为长沙及长沙企业借助“互联网+”智慧之翼,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指导。

主题1:“互联网+基础支撑、智能制造”

打造专业性区域性平台,长沙大有可为

项目组院士专家们在“互联网+基础支撑、智能制造”专题讨论中,与长沙市相关部门、园区及对应的产业链、企业进行分组交流,通过面对面探讨、点对点解难,为长沙企业开了眼界、提供指导、鼓足干劲。

“我认为‘互联网+’首先要明确加什么,谁来主导行业内‘互联网+’的推进。”华曙高科有关负责人在分组研讨中提到,目前该公司正在探索“互联网+3D打印医疗”,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承载着公共服务职能的行业内“互联网+”项目,政府是否应该成为主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曾经参与了“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起草。他表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初,就确定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以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的基本思路。事实确实如此,从2015年到2019年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与各行各业乃至实体经济领域产生了深度融合。

“早在2015年,‘互联网+’的很多业态模式都是由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互联网大型平台在推动。”何伟表示,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融合程度越来越深,传统产业在“互联网+”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业性、区域性也越来越明显,未来打造一个类似阿里巴巴或者腾讯这样的超级平台将愈发困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集群发展“互联网+”则会大有可为。何伟认为,“长沙在打造专业性、区域性平台上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企业提出的中小企业参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意愿较低、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继红指出,中小企业上“云端”需要比较高的前期投入,所以很大程度上,智能制造等行业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大企业来主导。在此基础上,将中小企业吸纳进来形成一个产业链或者一个产业集群,这样才能在实现大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共同获取相关利益。所以,“互联网+”产业发展必须是要把企业汇聚到一起产生协同效应,产生共生价值。

主题2:“互联网+现代农业”

“互联网+”让传统产业迸发新生机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分组交流会现场,隆平高科、华智水稻、希望种业、湖南茶业集团等企业负责人,对各自企业在“互联网+”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发展中存在的有关国家政策、产业发展、技术层面上遇到的困难问题,向院士及专家当面请教。

随着“互联网+”在各行业的深入推广,现代农业也顺势“上网”。与会的企业代表分享了许多成功经验。如湖南茶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发言时表示,该企业建立了茶园信息检测与采集系统,通过智能化传感器与实时网络,对茶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pH值等进行监测与预警,并通过大数据计算建立茶园小气候变化模型,为茶园种植、培管、采摘提供了指导。同时,该企业还建立了智能化喷灌系统,有效解决了茶园灌溉节水问题。

像这样通过“互联网+”,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企业,在长沙还有许多。近年来,长沙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政策方面,制定了《长沙市“互联网+”现代农业综合试点示范方案》,围绕智慧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在生猪、水产、粮食、茶叶等领域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企业。硬件设施上,目前全市乡镇4G信号覆盖率98%以上,快递服务网点达456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同时,已建设镇(乡)、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益农信息社763个。在农业电商平台发展方面,搜农坊、松桂坊的农产品交易额均突破4000万元,全市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达到150万元的企业超过20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九林院士表示,通过这两天的走访调研与集中交流,他认为长沙的现代农业在与互联网融合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技术和理念应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农业,这样才能让传统产业迸发新的生机。”

主题3:“互联网+智慧能源、智慧环保”

企业发展既要把握方向也要结合公众需求

“互联网+智慧能源、智慧环保”分组交流会现场,威胜集团、红太阳光电、远大科技等企业负责人就发展中的困难提出问题,刘文清院士和蔡泽祥、刘锐等专家积极回应,谈看法提建议。

有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和架构,在数据采集和互联互通时不再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大数据时代如何打破人才短缺的瓶颈?……交流会现场,红太阳光电相关负责人率先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记者发现,关于行业标准和规范的问题,企业提得最多、最集中。对此,刘文清院士建议企业,找一所好的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行业联盟,然后再把相关企业聚到一起,共同发力,这样可以避免一家企业做盟主而其他企业不服气的问题。蔡泽祥教授认为,龙头企业不应等市场形成标准规范再去发力,针对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老话题,龙头企业大有可为,完全可以自己去制定标准和规范,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航天凯天环保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化转型,企业负责人在介绍了相关产品后问“有没有好的案例可供参考”,并请院士专家提建议。对此,刘文清院士表示,要想在行业中获得长足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和拳头性的独特产品,比如说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做出的产品,别人拿不去,不管是谁都要买单。刘锐教授认为,智慧环保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壤等监测的智能化,利用数据和模型技术对环境决策的智能化支持,为政府、企业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产品。他为企业支招——环保企业首先要把握方向,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甚至帮助国家和政府解决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二是要与公众的需求结合,为公众提供环保产品服务。

现场,杉杉能源、长高高压、中联环境、永清环保等企业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智慧环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言,并请院士专家指导。说到新能源,刘文清院士建议企业考虑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如何解决安全问题。他还提到,现在的废旧电池很多,能不能研发一种机器,将来的电池能够自动拆解,把一些有用的贵重金属提出来。

主题4:“互联网+智慧交通”

“智慧产业”不能坐等标准出台

出席刘经南院士主持的“互联网+智慧交通”分组讨论会的专家阵容强大,他们分别来自工信部,以及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和中国工程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研究机构。长沙企业包括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长沙轨道交通办、岳麓科技产业园的相关负责人。双方就智慧交通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

“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我们园区试运行,面临生产和安全标准的问题。”岳麓科技产业园负责人提出,作为国内首条城市无人驾驶试运营的公交线路,面临车辆怎么上牌照、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如何进行责任认定等问题。波米雷达产品广泛应用到智慧行车安全领域的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提出,由于没有现成的生产标准,对企业业务拓展带来了困扰。

对此,刘经南院士讲述了自己多年前到国外参加某国际标准研讨会时碰到的一幕:国际知名企业家理直气壮地称“我们自己就是标准”,其自信心让人佩服。而现在智慧产业作为新生事物,没有完整的标准等着你去“套”。正因为此,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标准,迅速占领市场,待到时机成熟时冲刺行业标准。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特聘专家肖华分析,人工智能永远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企业如果坐等标准出台,就会落后于市场。

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有部分技术人员是国防科大转业干部,武汉大学副教授高柯夫建议,企业要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出行业的拳头产品。对于企业负责人提出“企业规模不大,争取国家项目难度大”的问题,他建议可以和关联企业捆绑,更容易获得业主首肯。

对于长沙企业提出的“目前企业智慧信息重复研究多,如果能共享相关研究信息,将加快智慧产业建设步伐”的建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冬妍表示,跨企业的数据流通问题正在研究中。

院士语录

刘经南院士:

不要迷信别人的标准,我们企业可以创造标准。

现在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只要不违反法律,企业的生产就可以大胆开展。

面对智慧交通中出现的新情况,是等标准出台,还是先干起来,其实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可以先做起来,但要与国家法律对照,别违法。

王家耀院士:

长沙凝聚了一批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今天走访的几家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建议企业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提升智能化水平,减少中间环节的人工干预。希望长沙的一些企业能成为我国智能制造的标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