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火了,「立方星」要凉了吗?
36氪
2018/04/27 13:58
背景介绍:
  立方星:小卫星的一类分支,体积较小,一般规格有 1U、3U、6U 与 12U,这里的单位 U 指的10cm X 10cm X10cm。它的出现与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轻型材料的研制、高功率太阳能电池的出现以及卫星核心零部件成本的降低密不可分,它代表了微小卫星产业进入模块化与标准化时代。
商业航天火了,「立方星」要凉了吗?
立方星
  可靠性: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在传统航天领域,对可靠性的要求趋近于100%。
  随着资本与主流社会对商业航天的关注度逐渐升温,关于「立方星」是否能够作为一种可行的平台,拥有能够承担下游应用能力的问题,以及“「立方星」是「试验星」,而「大卫星」是「业务星」”等争议在资本圈有着不同的声音。对此,36氪尝试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立方星 VS 业务星 ?
  如上文所述,立方星是小卫星的一个分支,分类依据为其规格,特点是成本低(百万元人民币左右)、模块标准化。
  而试验星与业务星的分类标准是由其研发阶段和业务阶段作为评判依据,处于研发试验阶段的卫星为试验星,研发完毕,开始展开实际业务的卫星为业务星。
  因此立方星也可以是业务星,比如 Planet 带遥感载荷的数百颗立方星。
  所以立方星与业务星两者无法做比较,仅将立方星认为是试验星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立方星」的价值被高估了吗?
  立方星由于其进入门槛低,功能单一,单颗卫星无法支持下游应用,被认为是被高估的平台。36氪认为,这类观点缺少了宏观视角与横向对比。
  首先,从全球宏观数据上,2017年全球共发射超450颗卫星,335颗为小卫星,其中290颗小卫星为立方星,占2017年发射卫星数总和的65%,为2012年的6倍之多,即全球市场对立方星的需求是客观存在且日趋增长。
商业航天火了,「立方星」要凉了吗?
  其次横向对比,以美国的立方星运营商 Planet 为例,迄今为止它一共发射了超过320颗立方星。依靠这320余颗立方星所组成的星座网络,Planet从卫星的研发制造转向下游的应用服务,为商业公司,政府提供了大量的遥感数据以及相关服务,营收过亿美元。
  以 Planet 为代表的立方星运营商背后,是其发展策略与思路的不同。
  传统航天机构一般都将可靠性放在第一位,而 Planet 则认为,受益于立方星低成本的特性,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在长远看来,其边际收益更加客观,对行业的推动也愈加有效。
  Planet 的立方星整星集成度高,3U 的翻板展开功率能做到50瓦的峰值功率,而另一家美国卫星大数据公司 Capella Space 的12U立方星(6U的SAR载荷+6U的平台)翻板展开的功率峰值能达到120瓦,这比国内很多50公斤的小卫星的峰值功率都要高。
  36氪认为,“立方星被高估”甚至是“立方星无用论”等观点的落脚点不应在立方星平台本身,而应将注意力聚焦在立方形的应用场景上。
  就像10年前,军方代表参观 Gomspace,指着立方星说,“This is toy.” 而现在军方自己也在使用曾经他们口中的“Toy”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