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任性”监管要跟上
解放日报
2018/01/29 13:32
近几年,无人机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随着无人机越飞越高,“黑飞”、扰航等事件时有发生。日前,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无人机管理与发展作出部署。
  会场内,加强对无人机“黑飞”监管问题,也成为政协委员的关注热点。委员们提出,对无人机的监管要跟得上其飞行,仍有许多管理问题待明晰。
  无人机监管相对滞后
  “上海是全国无人机消费最大城市之一,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在王芳委员看来,上海市城市低空无人机安防态势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她说,“建筑物高度高、密度大,容易发生无人机与高楼的相撞事故”,而且,上海地区无线电情况复杂,无人机容易出现控制失灵的情况。
  范文蓉委员说,无人机“黑飞”问题突出,主要是因为民众意识不强,违法成本低、追查难度大也是造成“黑飞”的主要原因。同时,无人机监管还存在着地面管控难、空中发现难、主动处置难、溯源追责难和打击处罚难等问题。“上海无人机管控领域政策法规不清,协同指挥比较缺失,部门职责交叉等,也让无人机‘黑飞’陷入无人监管状态。”
  呼吁本市出台管理办法
  无人机,如何不再“任性飞”?在委员们看来,完善无人机安全管控政策法规迫在眉睫。
  在专家看来,此次国家出台的征求意见稿,旨在完善行业法规标准体系,保障合法合规飞行权利,统一安全监管手段。王芳建议,上海尽快出台无人机管理办法,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责权和协作机制,形成完整的无人机防护法规体系,“完善的法规制度不仅能有效约束无人机‘黑飞’事件,还能规范行业发展,同时能防止无人机被非法利用,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胡海峰委员建议,上海可设立市级通用航空(无人机)项目空域管理联席会议,统一调配无人机管控的各方力量。
  委员们认为,加强对无人机的管控,也可发动市民力量。胡海峰说,可设立统一的无人机安全管控举报和投诉电话,受理上海市涉嫌干扰民航飞行等各类无人机“黑飞”事件。对查证属实、触犯法律的,按照相关条款予以处罚。
  明确职责分工共同管理
  “无人机的安全管控涉及到生产许可、质量检验、无线电监管、空域申请、飞行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要明确职责分工,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王芳说,多方配合、多方联动,才能有效地实现无人机的安全管控。她建议,生产许可由无人机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质量检验由当地质监局管理,无线电监管由当地无线电管理局完成。
  另外,无人机飞行需要申请空域,而各地规定不一。王芳说,一般需要向空域申请所在地的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航空管或空军部队申请。若无人机“黑飞”造成窥探隐私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警方来处理,民航方面对“黑飞”无人机确认后可报警,警方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在委员们看来,日益严格的监管会渐渐“拦住”那些非法经营的“黑飞”,让更多消费者明白要想使用无人机,必须经过实名制和相关知识培训。只要监管得当,未来无人机产业在应用领域与其它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值得期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