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建言:一带一路民间组织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
2018/01/05 11:18
11月21日,首届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他在贺信中指出,“民间组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对民间组织来说,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使命召唤,也是自身发展的重大契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间组织应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文明因互鉴而精彩,思想因交流而升华,文化因包容而繁荣。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容易产生误解和隔阂。但文化在血脉里是相通的,开展文化交流可以使不同的文明实现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借鉴。民间组织是不同民众群体的集合体,是连通政府和民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开展文化交流方面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更广泛的覆盖面,发挥好这方面的作用,关键在于不断创新交流形式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开展标准对接,参与全球治理。今年9月,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80余个国家级商协会和国际组织联合签署了《共同构建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规则和团体标准的倡议》,下一步将推动形成国际标准,用以指导世界范围内文化艺术品交易活动。这就是构建国际经济治理新秩序的有益实践。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规则和标准建立健全方面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民间组织,尤其是国际商协会组织可以积极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促进组织等机构深化合作,促进各国经贸政策、规则和标准的对接,推动制定本组织在经贸、文化方面的团体标准与交易规则,并使其成为公平、公正的国际标准和交易规则。
  开展绿色合作,建设文明之路。地球及其生态系统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民间组织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力,呼吁各国政府完善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促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商协会推动”的生态环保合作新模式,同时号召组织内的会员单位确立“全球共治、从我做起、刻不容缓”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投资、绿色贸易、绿色金融体系发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积极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献策出力,推动丝绸之路成为一条绿色的文明之路。
  开展民生合作,建设团结之路。文化交流需要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营造这种环境需要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行动。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必将形成和平合作、包容普惠的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既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也要关注会员国发展失衡、治理困境、分配差距等民生问题,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理念推进经济全球化,支持区域经济合作,助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包容普惠为保障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
  共识引领行动,合作凝聚力量,团结创造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民间组织应同心同向、协力而行,通过交流合作,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繁荣的责任共同体,成为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的行动共同体。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27日 19 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