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史诗
新华社
2018/01/02 13:1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当一个新时代来临,时间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2012-2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如是表达,坚定自信。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息。
  进入2018年的中国,正全面展开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任务部署,向着自己的伟大梦想进军——
  这是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高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
  这样的宣示,在历史的天空久久回荡。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那是1949年的中国;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是1978年后的中国。
  又过了30多年,时间来到一个重要的节点——
  2017年10月1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郑重宣示。
  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标注着拥有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抵达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意味着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东方大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印证着近70年历史的人民共和国生机勃发。
  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瞩目。
  英国《卫报》认为,中国的新时代是志向远大的时代;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中国将自己塑造为又一颗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
  思想的火炬,照耀新时代——
  回望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历程,一些时间节点之所以成为历史时刻,皆源于照亮那个时代的真理横空出世。
  党的十九大,因其绽放的思想光芒,注定与那些关键时间节点一起,彪炳史册。
  新时代召开的这次党代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后,又在党章中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领袖人物,需要光辉思想的领航。有观察家评价,“两个确立”标志着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以中国梦擘画民族复兴蓝图,以“两个一百年”确定国家奋进坐标,以“五位一体”铺展发展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明确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命运共同体展望人类未来……
  洞察时代风云,把握发展大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八个明确”深刻阐明核心要义,“十四个坚持”全面谋划基本方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矗立起思想的灯塔,提供了行动指南,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青春活力。
  坚强的领导,领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2017年10月25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习近平总书记一番坚定的话语,展现了共产党人励精图治的品格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牛鼻子”,为治国理政破局开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心民心空前凝聚。
  党的十九大后的两个多月里,已有多名违纪的省部级干部被立案审查,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中华民族将是一盘散沙。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仅成为举旗定向的认识论,更成为治国理政的方法论。
  穿越这段历史时空,人民感受到了一个政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使命责任;人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位新时代领路人沉稳坚毅、勇于担当的执政情怀。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重大原则,被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新局面的坚强政治保障。
  光明的道路,要有新作为——
  “中国,强国崛起”,这六个醒目汉字出现在2017年10月15日法国《世界报》头版,称“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世纪”。
  缘何进入“中国世纪”?
  这是中国道路的成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大党如今风华正茂;屹立于世界东方,人民共和国正意气风发。
  2017,这个特殊的年份将会在史册中被不断提及: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设立到“建军90年”朱日和阅兵;从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再到召开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
  时间,是最好的安排。
  再过一个多月,《共产党宣言》将迎来发表170年的日子。这部光辉的著作在评价共产党人作用时如此预言: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将来——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时间,已设定好新时代的工作坐标,梦想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这是砥砺奋进的新时代——站在历史交汇期的关键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斗不息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习近平
  2017年7月,江西井冈山神山村迎来了一位“老外”: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来寻访一项首创发明。
  红色,标注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需政策保障的贫困户档案;蓝色,标注有劳动力但缺资金或技术需有效帮扶的贫困户——这项发明叫“红蓝卡”。
  库恩在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中讲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这个小故事,纪录片在美国公共电视网等境外媒体播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16年2月,在这个小山村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涵。
  2017年2月,神山村与井冈山所有贫困村一同脱贫摘帽。5年来,中国已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8年预计将又有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
  时间,是衡量使命的尺度。
  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一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既着眼打好三大攻坚战的“补短板”,也致力于“五位一体”的统筹推进;既着眼于实施宏大战略的蓝图,也致力于小事改变中国的微观现实……
  现代化,是标注时代的名片,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梦想。
  2017年9月29日,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886公里的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这条《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世纪铁路”在挑战无数世界性难题之后一举建成,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现代化在当今中国驶出了“加速度”——数字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网购消费成全球之首,高铁、共享单车国际驰名,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井喷”问世,中国的现代化不断增添着时代符号与最新注解。
  一个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正上演着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现代化伟大实践。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号召。
  新时代征程上,三个奋斗目标犹如明亮的航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目标,是连接现实和梦想的桥梁。
  这三个奋斗目标层层递进,步步衔接,是对中国现代化这场“持久战”的深刻认识和实践总结,蕴含着“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接续奋斗,回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初心。
  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设定百年为奋斗节点,一定是着眼万里征程;
  当一种担当、一种方略承接民族的伟大梦想,一定是心怀千秋伟业。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共十九大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篇章,不仅释放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信号,而且预示了世界未来走向。
  2017年12月8日,北京已是隆冬时节,中南海怀仁堂里气氛热烈。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学习主题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这是一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习。纵观世界现代化的坐标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引领新的现代化进程;横剖中国现代化的主轴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在持续延展,新时代需要有新跨越。
  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人”的现代化,是“美”的现代化,是“强”的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美丽中国梦绿意更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未来将展现中国现代化的一幅幅新图景,人民将感受中国现代化的一项项新获得,世界将看到中国现代化的一个个新呈现。
  3年多前,在上海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登上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勉励大家“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2017年12月17日,继C919首次试飞成功半年后,第二架C919又腾空而起完成首飞,国产大型客机将逐步拉开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
  和时间赛跑,让梦想放飞。
  从疾驰的“复兴号”高铁到国产航母下水,从国产大型客机振翅高飞再到大型两栖飞机AG600首次腾空,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正以充满中国符号的表达,日新月异地书写着现代化的新史诗。
  这是人民至上的新时代——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习近平
  群山环绕、云雾氤氲。白交祠村是福建厦门最偏远、海拔最高的村子。这里曾经交通闭塞,群众生活困难。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两次来到这个村庄访贫问苦,同村民座谈共谋发展之路;2010年春节,已到中央工作的习近平,还专门询问这个村的发展情况。
  如今,白交祠村里办起“农家乐”,茶叶等农副产品热销,通了水泥路,村里不少人家建起了楼房,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986年的250多元增加到2016年的1.5万多元。
  时间,是忠实的见证者。
  “如今,32年过去了,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2017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欢迎晚宴上深情抒怀。
  是什么样的执着与情怀,让一份牵挂惦念至今?是什么样的初心和信念,让一个村庄、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生巨变?
  从黄土地走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抱定“要为人民做实事”的政治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新时代的执政理念——
  2017年6月21日,山西吕梁山区赵家洼村。
  在这个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山沟沟里,习近平总书记坐在炕沿与大家拉家常,到农田边蹲下察看玉米和芸豆长势,向当地干部了解脱贫计划。
  “现在党中央对农村农民的政策都是‘给予’,就是要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说。
  5个月后,中办、国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公布。意见明确,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访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亲自推动落实,这是最深的牵挂,更是最大的担当。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行进在新的“赶考”路上,生动诠释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
  从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提出“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立场的信念一脉相承,也揭示了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政治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朴实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本色,宣示了新时代继续前进必须永葆的宗旨。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7年11月,上海市宝山区大型区筹公租房项目“霄云湾”开放第5批选房,每月支付800元租金便可拎包入住40平方米单身公寓。上海已明确,“十三五”租赁住房供应套数占新增市场化住房总套数将超过6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11月数据显示,11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低于1年前。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多年来的投机炒作受到强有力抑制,多渠道保障住有所居的政策措施效果日渐显现,新的长效机制正在建立。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明确定位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引发社会强烈共鸣。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从强调“物质增长”到看重“公平正义”,从满足“生存需要”到注重“自我实现”,真心实意、坚定不移地解决人民的“痛点”“难点”,民心所望就是执政所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不断厚植,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不断凝聚。
  新增长点就蕴含在人民关心的问题中,解决民生“小事”就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事”,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发展新走向——
  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
  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新部署。
  决定经济工作大政方针的重要会议,屡屡提及具体民生“小事”,彰显着新时代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对发展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重大论断,3万多字的报告中没有提GDP等数量型指标,这被外界视为“中国发展方式和理念的一大转变”。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看重数量增长”转向“满足好人民新需求”,顿呈“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拥抱世界的新时代——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展示了世界最大政党深厚的天下情怀。
  一个多月后,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一如既往”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的担当,强调为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
  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久远。
  时间无声,却改变着一切。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阐述正确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恢弘视野和战略思维,提出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方略既定,实践铺展。
  从北京出发,跨越高山和大海,习近平主席29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57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里程相当于绕地球14圈;在国内会晤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约290人次……5年来,中国领导人频密的外交日程,标注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崭新坐标。
  从安纳伯格庄园到瀛台,从白宫到西湖,从海湖庄园到故宫,元首外交确保中美关系战略稳定;中俄元首20多次会晤,引领战略协作不断深入;倾力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为世界拓开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一次次主场外交,展现大国领袖风采,尽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探索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途径,中国道路在世界范围形成示范效应——
  2017年夏,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黎巴嫩青年艾曼·法基成为这一由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旨在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的学院的首届硕士毕业生。
  令艾曼惊喜的是,他和同学们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勉励他们“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自国家改革发展的领导者”。
  对比一些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失序、社会分化加剧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道路丰富了世界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近日,一则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邀请中国帮助制定国家发展蓝图的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一家机构为格林纳达量身定制一份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一个国家将关系自身发展的重大战略托付给相隔万里的另一国机构,除了信任,更多是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认可与发展模式的认同。
  “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激发了发展中国家“走自己道路”的信心。
  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方案助力世界繁荣开放,合作共赢——
  “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
  2017年1月,作为首位出席达沃斯论坛的中国元首,习近平主席为处在十字路口的全球化进程指引方向。
  “您的讲话将成为全球历史上的一个参照点。”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对习近平主席说。
  观察家们认为,在逆全球化浪潮下,习近平主席的观点“被视为对经济全球化的标准界定,将之称为新的全球共识也毫不为过”。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路要去走才能辟通。
  “一带一路”,这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经过各方4年多努力,于2017年在北京迎来首次世界大家庭聚首。270多项成果推动这一“世纪工程”走向更加美好的远方。
  从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运行……在逐步形成的全球合作新格局中,中国从国际体系的参与者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变革的“发动机”。
  深谙开放之于国家前途命运重要性的中国领导人向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力度将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会更深”。
  从2018年起,中国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打造互利合作新平台。
  中国全面开放,不仅拓展自身开放空间,更体现历史转折关头大国责任与担当。
  坚持和平发展,追求“天下一家”,中国理念引领人类发展未来——
  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习近平主席强调。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2017年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如是作答。
  从首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到阐述“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等理念,再到搭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平台,习近平主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擘画与推动,在世界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马丁·雅克认为,这一理念摒弃丛林法则,开辟出文明发展新路,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可能。
  “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这是中国领导人的倡议,也是世界人民的憧憬。
  时间,必将见证天下一家。
  这是开创未来的新时代——凝聚起亿万人民力量,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习近平
  时间,是一艘驶向未来的航船。
  党的十九大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为己任的新一届党中央领航中国,扬帆再启——
  11月10日,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首次亮相国际多边舞台,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宣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开启新征程”;
  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一连审议通过涉及农村、教育等16个文件,并强调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
  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解剖样本江苏徐州,为新时代推动改革发展提供经验;
  ……
  改革,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对于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既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更有深远的未来昭示。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在重要时间节点上回望历史、汲取经验,就是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最好姿态——
  40年前,改革开放这场崭新的伟大革命,开启了中国大步赶上世界潮流的新局。弹指一挥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极大改善。
  也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到河北省正定县任职的习近平,初试锋芒。他把念好“人才经”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向全国发出100多封“求贤信”;在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他革故鼎新,在任一方造福一方,留下诸多佳话。
  深谙中国国情的习近平总书记,将经年累月淬炼的思考与脚下的神州大地紧密结合,升华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要思想与行动。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便选择了“改革开放高地”的深圳,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誓言;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亲自挂帅的习近平总书记也这样践行——“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
  5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军队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突破、纵深推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向自身“动刀子”毫不手软,推出360个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项改革举措,各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拔地而起。
  着眼更长远的未来,更宏大的棋局,更先进的理念——
  “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再次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出了谋划和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豪迈动员。
  这是一条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改革之路——
  筚路蓝缕,曾经创造的奇迹令人震撼;昂首阔步,明天的发展更令人期待。
  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18年将由129个增加到300个,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实施;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将通过阔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汇聚起新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是一条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进之路——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国富民强的宏伟蓝图,更激发了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潮:在雄安新区建设工地,在大庆油田钻井边,在“天眼”控制台,在一趟趟中欧班列上,在城市、乡村……处处涌现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人场景。
  路在脚下,实干兴邦。
  处于“深水区”的改革,每向前一步,面对的挑战就会越多,越需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信心和勇气,不容半点懈怠。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题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对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广大党员干部必将以良好作风凝心聚力,不断在新征程上夺取新的胜利。
  这是一条永葆初心、凝聚力量的复兴之路——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摆放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中的这幅熊、鹰、犬、蛤蟆等盘踞版图、瓜分中国的近代时事漫画《时局图》,曾让多少人扼腕长叹。
  “救中国的贫弱,使全国人民同享安乐的幸福,不再作列强侵略的俎上肉。”辛亥革命翌年,解除了民国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曾登上南湖烟雨楼,在嘉兴演讲疾呼。
  1921年,从红船启航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冲破时代迷雾,驶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乘风破浪……”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南湖瞻仰红船时,这样宣示迈入新时代的坚定政治信念。
  时间,就是发展的空间。
  此时此刻,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信心、这能力,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这信心、这能力,来自亿万中华儿女的伟大奋斗,也蕴藏在全面深化改革之中。
  今天,伴随新时代,一段全新的征程再次开启。
  让我们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史诗传奇,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秦杰 张旭东 王敏 刘铮 熊争艳 何雨欣 白洁 朱基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