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出行如何破?北斗为老百姓出行增添获得感!
中国电子报
2017/07/11 14:31
近日,在宁波市召开的“互联网+智能交通”行动计划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咨询会暨“北斗智慧交管和保险创新协同应用高峰论坛”,为破解城市交通的诸多难题提出很多建议,对北斗产业下一步发展有诸多启示意义。
iTaaS与百姓交通出行的“获得感”
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百姓都有切身感受:交通出行难。地面交通拥堵、公共交通效率低下、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匮乏、快速城市交通尚未形成、对未来交通缺乏预估研究等,让出行变得越来越痛苦。解决交通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表示,我们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目标是要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一样,获得感是可以度量的,交通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让百姓增加获得感。在国际上,对智慧交通提出了零事故、零堵塞的愿景,所谓零,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95%以上的事故率、伤亡率。
随着共享出行、互联网技术、交通运营方式等的发展变化,事实上交通的属性正在发生变化,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车、路、人之间的网络,通过整合车、路、人各种信息与服务,最终为车内的人以及关注车的人提供服务,使交通变得更加智能、精细和人性。国外提出了“出行即服务”(iTaaS)的概念,通过整合各种交通资源,建立一站式出行和交通服务体系与平台,实现多模态交通模式的兼容互操作,提供透明、泛在、可信、无缝、智能的出行服务体验,形成和谐普惠、畅通互融、环境可持续的大交通生态,提升民众和社会在交通领域的整体的获得感。
iTaaS有几个关键特征:一是共享,即iTaaS注重交通服务的提供而不是车辆的拥有,乘客不仅是交通服务的享受者,同时也是交通数据的提供者与分享者,然后通过数据来改变和优化出行服务。
二是融合,即把各类位置服务技术进行室内外一体化、无缝化融合,各种出行模式平台进行标准化融合,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实现支付体系的一体化,实现一站式出行,形成一个生态圈。
三是民本,它以人为中心,目标是提供更好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出行方案最优配置,以及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另外从提高交通的智能化入手,解决安全事故频发、拥堵成为常态、能耗高、排放高等民生关注的问题,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四是绿色,包含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化和交通运行低碳化的经济模式为根本前提,以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让公众扩大绿色出行的比例,减少私人个体机动化的出行,以降低交通运输工具温室气体排放为直接目标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发展模式。
五是智能,提供交通资源的全时空动态感知服务与交通工具的全过程运行管控服务,实现多元、高质、随动的运输服务。要建立起包含每一个车子车况的传感网和车况信息处理中心,每一个道路的路况传感网和汽车移动物联网的服务与监控中心,最后通过北斗系统位置服务实现厘米级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分米级的交通管控服务,厘米级的智能驾驶、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服务。
六是泛在,交通出行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无时不有,同时实现空间上的零距离换乘,时间上的零时差对接。
据介绍,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建立自己的iTaaS的体系,美国提出从2015年到2019年将出行服务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已经有相关的产品出来,芬兰的赫尔辛基希望到2025年能够实现城市中心无车,在2050年实现碳总和零排放。数据显示,到2030年,交通出行即服务iTaaS,可以产生1万亿美元的大市场。
刘经南院士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推动iTaaS最大的难点是整合,要想提高交通出行的获得感,需要将各个维度的交通资源聚合起来实现更智能的管理、提供更智能的服务,破解这样的难题需要有一个能够承担起聚合全方位资源的平台。在刘经南院士看来,这样的平台可以是政府构建,也有可能是商业企业以更市场化的方式来构建。比如滴滴网约车、摩拜单车等有可能将自己的平台发展起来延伸成为综合整合平台,也有可能是类似物流领域的“菜鸟”,把各个维度的资源聚合起来构成交通领域的第三方综合平台。
更精细的电子地图需求与北斗导航发展
刘经南院士在谈及iTaaS时,除了整合,他提到的又一个关键是需要厘米级精度的导航定位。
事实上,我们要推动智能交通,对城市地图与导航电子地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的交通之所以拥堵,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人在驾驶的时候,有往前冲、往前挤的心理诉求,而自动驾驶、机器人驾驶它是按照规则、按照要求来的,所以它能够实现更有序、更智能的行驶。而要推动自动驾驶、推动更智慧的交通出行,对电子导航地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的城市地图是给驾驶人使用的,其精度和更新度都不能满足相关要求,未来的电子导航地图不仅是要给人看的,更是要给机器识别的。
王家耀院士表示,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高精度地图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包含更加丰富的、更详细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按照动、静来划分,静态数据既包括基础性的二维道路数据,比如车道标记、周边基础设施等,也涵盖了交通管制、道路施工、广域气象等准静态数据。此外,高精度地图还囊括了事故、拥堵情况以及周边车辆、行人及信号灯等瞬息万变的动态信息数据,与普通地图几个月甚至几年更新一次不同,高精度地图必须保持分钟级、乃至秒级的更新速度。
二是定位精准度更高。在手机上使用的GPS导航,其精准度一般在10米左右,而自动驾驶技术所需要的高精度导航地图要达到厘米级。当前,全球高精度地图绘制领域的前沿企业,包括谷歌等都声称在不久的将来有能力达到10到20厘米的定位精度,丰田则声称未来可以控制在5厘米以内。2016年特斯拉Model5自动驾驶发生了严重车祸,说明完全依赖传感器还是有局限的,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有可能辅助避免事故发生。
自动驾驶、iTaaS对高精度定位导航的需求,为我国的北斗导航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武汉大学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副教授郭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北斗发展最大难题是成本问题,GPS发展了很长时间,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而北斗起步比GPS晚,成本高,很自然量就上不去,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要想突破量与性价比的限制,高精度应用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北斗导航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准度,如果成本比GPS稍高一点,企业和用户就可以接受,北斗产业就可以就此发展起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