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院士:今年9月,数百名国外测绘遥感专家将空降武汉
泰伯网
2017/03/01 15:26
李德仁院士走路的速度总是很快。如果仅从步伐来看,你怎么都想象不到他今年已经78岁了。在召开地球空间周筹备会议之前,他刚做完两场报告,其中包括对武汉市新任市委书记陈一新的报告。
  送走了随行媒体如同长枪短炮般的提问,李德仁院士忙转身上楼。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操着浓重的泰州口音对笔者致以歉意,太忙了,不好意思。
  作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两年一度的重头戏,地球空间周(Geospatial Week,简称GSW)将首次在武汉举行。无论是武汉市委书记,还是两院院士,自然都不敢马虎。
  “你们一定要把会场、宾馆的WIFI搞好。不要像之前在我们的珞珈山庄一样,信号不好,搞得外国人没法办公,还说我们现代化水平不够高。”李德仁院士的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都逗乐了。
  地球空间周(GSW)与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大会(ISPRS Congress),被誉为空间信息领域的奥运会。有人把前者称为小奥运,后者称为大奥运,都要经过竞选才能获得举办权。为了把地球空间周落地武汉,以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吴华意教授为代表的武汉大学团队,经历了如同北京申奥般的诸多周折和努力。
  国际,还是国际
  “这是一场国际会议。”李德仁院士在接受泰伯网独家专访时,特别强调说,到2017年9月,将有数百名国外摄影测量和遥感专家空降武汉。上一届地球空间周于2015年在法国蒙彼利埃举行。
  以下是李德仁院士接受专访时的对话摘要:
  泰伯网:您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ISPRS和GSW吗?
  李德仁院士:ISPRS指的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这个学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最早(1910年)在维也纳成立,当时叫国际摄影测量学会,到了1980年后改为现在的名字。它研究的内容是摄影测量、遥感、空间地理信息。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涉及的面非常的广阔,参加这个组织的国家超过100个。它有完整的活动规律,现在有5个专业委员会,以及一些科学指导委员会,来指导全世界的学术活动,研究学科发展的动向。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每四年开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领导班子,制订未来四年学科发展方向,我们称之为大会决议(Resolution)。
  五个委员会包含传感器系统委员会、摄影测量委员会、遥感委员会、空间信息科学委员会以及教育与互助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工作组。五大委员会交叉,大概有80-100个工作组,邀请世界各地知名专家来组织活动。
  除了四年一次的代表大会,两年中原来还有一个委员会活动,叫中期会议(Middle Symposium)。后来,会员们逐渐意识到,这个活动已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于是,大家又通过一项新决议:在奇数年,既不开大会(Congress),也不开中期会议(Middle Symposium),而是发起地球空间周(Geospatial Week)。
  我们这一次召开的是第三届,四年以前是在土耳其,两年以前在法国。这也要像奥运会一样去申请。我们前年在法国申请成功到武汉召开,联合中国的力量和武汉大学的力量。而在今年这个会议上,有10个主题。
  泰伯网:这10个会议主题,需要由组委会和主办方确定吗?
  李德仁院士:由ISPRS的组委会和会议的主办方跟各个工作组商量确定,具体而言,这些主题要由各个工作组的组长、副组长策划。
  本届会议的主题覆盖了多个方面,有大会的特邀报告、分会的特邀报告,有展览,有展览商最新成果的演示和发布。因此,我们希望把这次会议举办好。前面有两届,这是第三届,我们希望第三届能够传承前两届的优点发扬光大,再加上东方的元素,能够更好地产生东西方的交流。
  近期,我国在试点推动高分对地观测和北斗导航系统,也要把这方面的成果通过展示的方式向国内外同行们展示、交流,这是整个会议的重要内容。
  泰伯网:与往届相比,您觉得这一届会议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李德仁院士:除了上面说的高分对地观测和北斗导航系统,还有比如武汉大学正在研究的智能机器人,有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有人脸识别技术,能够自由走路、自主测量,自主识别目标物体等。
  这样的技术也会在中国得到很大的推动,还有武汉大学的VR项目。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对中国很多文化遗产做了数字化的保护,像敦煌、山西云冈,香港志莲净苑、新疆石头城……还有无人机倾斜摄影、自动建模等科技成果的项目,也都会在会议上做一些必要的演示和交流。
  中国,还是中国
  “把地球空间周办好,不是责任,而是我们对ISPRS的一种义务。”李德仁院士袒露道。李德仁院士的恩师王之卓老先生早在1939年就参加了在罗马举行的第五届ISPRS大会,中国也曾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一届ISPRS大会。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大学的陈军教授曾在2012年-2016年间担任ISPRS的主席。而地球空间周又将在武汉举办,是否是李德仁院士的一种情怀呢?
  泰伯网:武汉大学来主办这次的活动,最大的初衷是什么?
  李德仁院士:首先,因为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王之卓老院士开始的。王之卓老先生在1939年就参加了ISPRS在罗马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他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武汉大学和中国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同行们,在过去十年从ISPRS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参加了很多活动。
  我们的前任ISPRS主席就是来自于中国,武汉大学的学生陈军教授。我本人是ISPRS的荣誉会员,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十个名额。我们这次代表中国,应当说这次会议是我们中国和武汉大学对ISPRS做出的应有的贡献。
  其次,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让东西方同行学者在中国交流,更多地了解中国最近几年来的一些主要成果。当然也听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来推进我们中国事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增加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宣传和发动,特别是亚太周边的国家,我们还要更多地邀请他们参加。他们过来参会距离比较近、费用比较少。周边的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印度、泰国、日本、韩国、港澳台同胞等等。
  我们在10个主题上都有很好的研究,大家一起交流,增加友谊,促进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来推动人类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全人类。
  我们把全世界的客人请到中国,让他们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了解中国重大的遥感、对地观测导航和地理信息服务方面的一些成果。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泰伯网:举办该会议对于武汉大学乃至武汉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李德仁院士:意义重大。武汉要建成中国十大城市、中心城市。最近几年来,武汉的基础设施在迅速完善,几乎每天都不一样。交通、建筑、机场、包括东湖、光谷开发区,以及新建成的东湖30公里绿道,都是全球瞩目的。
  武汉大学正在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要求推行双一流建设,把我们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专业。因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叫做Geomatics大学科,利用这个机会可以提升在建立双一流的学科方面的发展动力,通过这次会议也可以推进武汉大学的发展。
  在提到最希望谁来参加这次会议时,李德仁院士笃定地说道:“最应该来的,我认为,是年轻一代。我希望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前来跟发达国家交流,这些人代表了我们世界的未来,代表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有所推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