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善用,让“青年千人计划”名副其实
南京日报
2016/01/05 10:44
日前,关于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最终公示的名单引起广泛关注,入选者年轻化趋势更为明显。相比于去年年初公布的第十一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这次不但85后的比例明显增多,而且首次出现了两名90后。
  去年2月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计划”名单公示时,曾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入选者平均年龄34岁,85后比例超过6%,让不少人说“太年轻了”。27岁的杭州姑娘陆盈盈成为浙大特聘研究员,更遭质疑和非议。相比而言,今年学术界和公众已很淡定,尽管85后比例升至11.15%,90后也首次登场。然而大惊小怪者少了,欣然点赞的多了。可见,入选学者进一步年轻化已是大势所趋,“青年千人计划”越来越名副其实。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青年人才计划之一,“青年千人计划”不仅是海归学霸之间的角力,也是高校与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之间的比拼。近几年来,南京在对接国家及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上屡有亮点。“青年千人计划”第十一批名单中,南京大学有34人入选,彰显了强劲的科研实力和吸引力;非211的南京工业大学引进4名人才,排名全国21位,一鸣惊人。而在第十二批名单中,南工大引进了6名人才,再次让人刮目相看。这次南京引进人才中就有3名85后,在招揽海外高层次人才上,南京高校已经做到了放开手脚,不拘一格。
  据最新的2015年度“省辖市人才竞争力报告”显示,南京的人才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一。有专家分析称,南京夺冠,一方面源于特殊的科教人才禀赋优势,另一方面也和南京的引才育才政策有关。近年来,南京对高科技海归人才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人才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逐步凸显。不过须注意到,在人才投入、人才平台、人才创新贡献三个指标上,南京还屈居苏州之后,暂列第二。由此引发的思考是,把人才请来之后,如何能留得住、用得了、长得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剖析其他城市的“青年千人计划”怎样落地,存在哪些共性问题,怎样着手破解?对南京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千人计划”设立的初衷,是吸引高质量的青年科学家回国工作,为今后数十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希望这些海归人才为我们的科教事业注入新活力,鞭策和激励国内现有的科研人才加快进步,打破我国科教界僵化的体制氛围。“千人计划”的确在海外游子中掀起了“回中国去”的热潮,成为他们归国的动力源泉。但一些人才却感慨,回来后资源和经费的确多了,可相比国外,科研环境更功利浮躁,很多精力被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对此,南大校友、曾任中科院高技术局局长的田静委员曾表示:引进海外人才,最重要的不是一时的特殊待遇和条件,而在于长期、可持续的良好环境和适宜于创新的土壤。
  “青年”意味着有闯劲、敢拼搏,将人才引回来只是第一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潜心研究,多出成果是第二步;藉此探索出聘用青年人才的日常模式,建立起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用人机制,确保科研队伍的创新活力,才是功莫大焉。“十三五”开启之际,我市推出了“创业南京”人才新政,善用、用好这些海归青年人才,无疑是其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