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上线 真实还原北京人文历史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2015/08/07 08:55

你知道北京历史上有多少个别称吗?你知道代表皇家威严的紫禁城究竟有多少个房间吗?你知道北京的前门楼子总共重建过几次吗?你知道北京有多少个胡同、多少个王府吗?你知道燕京八景和燕京小八景各是什么吗?你知道著名作家梁实秋的旧居在哪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找到答案。
北京,这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到处都潜藏着数都数不过来的历史文化故事,这一切都是古都北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后人应该加以保护的文化资源。为了更好地展示北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严密的决策依据,2012年,通过长达三年的深度筹划,经过与多个部门的密切沟通,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正式立项。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系统(一期)的应用系统开发工作。2015年7月29日,该系统通过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初步验收,于8月1日起正式上线试运行。
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网站——北京印迹(inBeijing.cn)对外提供服务,是大众了解北京历史、北京文化、北京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目前读者通过链接网址http://www.inbeijing.cn/histrv/进行访问。该网站通过年表和地图等各种形式,从时间、空间信息上,展示发布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周口店、龙骨山,到元代的元大都,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确立北京为首都的各个时期北京的历史事件、历史风貌、人文活动等信息。网站通过“旧城整体保护”、“旧城历史遗迹”、“地图见证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导览”五个栏目,很好地诠释了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历史。其中,“地图见证历史”栏目中的“京华舆图鉴赏”展示了从清代中后期到建国前数字化后的北京古地图,从中大家可以看到古都明代到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城区扩展”则用地图记录了1959-2009年七个历史年份的城区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中的“传统技艺”,介绍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等老北京传统手工技艺。“旅游文化导览”栏目中的“胡同游”、“皇城游”、“历史文化街区游”,向大众介绍了多个畅游古都北京的文化旅游方式。
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近现代的历史文化信息收集,由内及外,一期完成旧城数据整合,二期拓展至全市域范围。系统一期的建设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数据库、一个平台和一个网站。系统通过将基础地理底图数据库、历史文化专题数据库、人物信息数据库、事件信息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进行整合,建设形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旧城范围),涵盖大量北京历史文化地理方面的时空信息。系统采集、汇总了文化遗址、城市古建、历史景观、名人名居、城市纪念物、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地下文物埋藏区、古河道等相关历史文化地理信息资源,梳理了历史文化资源点3007个、历史文化建筑单体14059个、院落2127处、胡同街巷1560条、历史文化街区33片、建设控制地带64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86处、地下文物埋藏区1个。系统还完成了共享服务平台、科研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同时完成了二、三维数据制作工作。
近十年来,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不断拓展,从过去单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发展到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2005年,北京市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同年制定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了具体的保护要求和策略。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明确提出了“本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理信息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北京市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展示北京历史文化,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附件:

20150807085634724.png 预览 下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