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李朋德谈测绘地理信息
新华社
2014/03/11 09:04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任沁沁 吴晶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上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600多字阐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打造智慧城市,让城市更人性化。
“让城市管理走向智能化、人本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以智慧城市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李朋德说。
“城镇化离不开测绘和地理信息。”李朋德说,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都要基于地理位置。
“所以,我们在积极建设三大平台,全力打造信息化测绘体系,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能力,构建智慧中国。”李朋德说。
第一个平台是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测绘地信局在基本实现全国“数字城市”建设全覆盖后,及时启动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这是“智慧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支持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广泛应用。
第二个平台是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是综合国情的最基础部分,支持其他国情内容的表达和分析。“通过地理国情的普查与监测,让政府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变化一目了然,辅助政府决策、指导科学发展。”李朋德说,这方面中国领先于国际社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的监管手段。
第三个平台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天地图”。“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希望把准确、权威、及时、好用的地理信息,开放给社会各界、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李朋德说,平台的服务将无所不包,如现代物流、开展电子政务、商业企划、信息查询等服务,为老百姓的出行、文化体育娱乐生活等提供好的导向。
“这三个平台的服务都将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技术体系,提供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李朋德说,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基于位置的“以人为本”。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以及“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
“这些都触及城镇化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地理测绘信息所致力服务的方向。”李朋德说。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引进地理信息技术,经过实验、示范、应用等发展过程,地理信息产业开始萌芽。21世纪初到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一些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得到突破
目前,中国的无人机遥感、航空相机、测绘仪器、车载测量系统等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不过,李朋德坦承,在高精尖测绘装备、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地理信息处理软件等方面还有差距;创新资源整合和地理空间数据的统筹有待加强。
李朋德说,未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将努力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化获取、自动化处理、智能化管理、网络化服务和社会化应用,提高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为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加砖添瓦”,实现定准位置、把好方向、整合信息、服务监测。
Baidu
map